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文章认为文化强国必须依靠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以能提供文化产品作为存在的根据。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中生产者(或提供者)和消费者联系的环节,文化产品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许一飞  肖珩 《世纪桥》2013,(3):20-21
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最后都可归结于执政能力的考验。自从十六大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来,执政能力建设研究成为研究热点。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一般从执政能力的定义、内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四个方面展开,这四个方面还可以细划为十种视角。  相似文献   
3.
许一飞 《世纪桥》2012,(9):71-72
人民群众在文化强国建设实践中具有主体地位,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主体的核心素质,可以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是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具有主体地位,中国梦的实现依赖于国民的整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主体的核心素质,包括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两个方面,科学文化素质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民意时代,社会治理应该注重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统一。网络民意映射着社会矛盾,也加速着社会矛盾的激化与传播。网络民意的兴起打破了官民交互的原生态,也突破了政府的管制与集权。网络的方便快捷及匿名的特性,常常是导致网络社会行为失范的重要因素,也给社会治理带来新的考验。应对网络民意时代的社会治理考验,必须做到调节利益关系,解决社会深层矛盾;规范传播秩序,依法管理网络社会;践行网上群众路线,改善党群官民关系;加强道德建设,规范网络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6.
网络民意对党执政能力的考验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一飞 《求实》2014,(4):32-35
网络民意考验党的执政能力,网络民意的载体在网、主体在民、指向在利、关键在表达、急需在回应,而党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方式、执政基础、执政地位、执政理念、执政体制的综合展现。  相似文献   
7.
许一飞 《世纪桥》2012,(7):22-23
文化强国建设是继往开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认识人民在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文化建设的人民性原则,对文化强国建设进行实践分析,总结出文化强国的主要特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8.
许一飞 《世纪桥》2012,(5):42-43
科学知识增长的问题是波普尔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其科学发展的四段论模式,即:问题-猜测-反驳-新的问题,其逻辑同时也体现着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学说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他的学说的走向与归宿。  相似文献   
9.
许一飞 《理论导报》2013,(3):23-24,41
文化强国建设是继往开来的伟大实践,文化强国的实践本性在于其人民性,在于以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及全面发展为归依。对文化强国建设进行实践分析,目的是总结出文化强国的主要特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