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海潮 《唯实》2009,(5):84-88
现实社会主义的困境和新社会运动的兴起是激进民主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民主理论及其实践中的异化是激进民主理论产生的内在理论依据。激进民主对西方主流民主理论展开批判,重释社会主义与民主之间的关系,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激进民主用多元主体代替了工人阶级的主导地位,颠倒了社会主义与民主之间的关系,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理性自觉的表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的原则应坚守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这一"硬核",沿着马克思所开创的学术理路,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取向;同时,与时俱进地修订马克思主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得出的具体结论,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释并解决在全球化时代产生的新问题,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决策体制是民主集中式决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承担着"忠诚反对者"和"前瞻性建言者"的功能,在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为《决定》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决定》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中国智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拓展了广阔空间。可以预见,中国智库的发展正逢一个令人欣喜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正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实行官邸制、放开二胎政策等政策背后均有智库的身影。在中国政府的许多重大政策决定中,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13年4月,习近平主席对建设中国特色智库作出重要批示,把智库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并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邪教是当今世界的精神污染公害中的首害。邪教既不遵照宗教理论来解释世界观价值观,也不按照日常生活规则来解释人类行为,具有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属性。我们应从邪教产生的文化根源寻求治理路径,只有铲除了邪教生产成本的文化土壤,才能有效治理邪教。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观建设既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现实着力点,也为我们从文化层面治理邪教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6.
闫海潮  徐博文 《探索》2012,(3):4-10
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是国家根本利益在文化形态上的显现,它尤其体现为一国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原则、政治价值观、国家战略、对外政策、领袖意志的号召力。在全球化时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应以国家的特定价值取向来呈现人类社会共同价值取向,为其它国家发展提供借鉴。中国构建的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反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蕴含的平等、正义和公平价值取向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此,我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应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国富向民富转变,彰显中国话语的主体性,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7.
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命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日益成为热门领域。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缘由、可能性、内容及其路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经验及其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全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提升政府公信力显得尤其重要。要提升政府公信力,就要正确树立政府管理理念,完善治理模式,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资信公信力等。  相似文献   
10.
闫海潮 《党政论坛》2014,(17):21-24
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实行官邸制、放开二胎政策等政策背后均有智库的身影。在中国政府的许多重大政策决定中,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13年4月,习近平主席对建设中国特色智库作出重要批示,把智库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并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