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主要著作。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北宋大臣,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资治通鉴》全书294卷,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资治通鉴》自《周纪》迄《五代纪》,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全书共300余万字,编著历时19年,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与《史记》并称我国"史学双璧",毛泽东视之为中国历史上的两部大书之一(另一部为《史记》),终生喜读。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毛泽东读史鉴今,为治党、治军、治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正周希汉,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8年参加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旅参谋长、旅长、军长兼滇南卫戍司令员,海军参谋长、副司令员、顾问等职。先后参加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和长征,率部参加神头岭、百团大战、临浮、吕梁、进军豫西、洛阳、淮海、渡江、广西等战役战斗,参与组织领导了海军第一代导弹、常规潜  相似文献   
3.
正《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哗编撰,唐朝李贤等注。范晔(公元398年-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自成一家之言,记述了上起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实,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之一。毛泽东喜读《后汉书》,曾写下批注:"《后汉书》写得不坏,许多篇章,胜于《前汉书》。"  相似文献   
4.
正《汉书》亦称《前汉书》,班固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主要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实。固,字孟坚,后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汉书》,是《二十四史》"前四史"之一,也是毛泽东终生研读的一部大著作。  相似文献   
5.
正《史记》是汉代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也是一部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它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征和三年3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人们公认的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班固的《汉书》鼎足而立的三部大书,位列《二十四史》第一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毛泽东一生喜读《史记》,他不仅研读《史记》的视角独特,见解独具,而且善于从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中以史鉴今,探讨社会发展的规律,用于指导波澜壮阔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确实是空谷足音,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6.
刘转连,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加入工农红军。先后率部参加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长征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参加了东北夏秋冬季攻势作战和辽沈、平津等战役。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动章。他身经百战,视死如归,堪称猛将。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战机如电光石火。刘转连战场嗅觉特别灵敏,善于捕捉战机,打了一系列主动仗,体现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相似文献   
7.
正历经中国革命大潮洗礼,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将领,将星如云,各领风骚,有一位将领更是与众不同。1955年,他虽只授中将军衔,李先念一直尊称他"老班长";徐向前亲切地喊他"老战友";陈锡联、许世友、陈再道等,更为尊重他们这位"老领导"。他,就是来自红四方面军的詹才芳将军。红四方面军的一员骁将詹才芳,1907年9月12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城南30里黑石嘴村一个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