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1.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角研究西方民主,能够对西方民主产生的社会根源、存在的基础、发展的前景有很好的掌握。不能片面地研究西方民主的相关理论,这样不仅会陷入西方民主的悖论,而且也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表现。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分析西方民主的产生、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以及中国不能走西方民主道路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分清、辨认西方民主,防止西方民主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侵蚀。  相似文献   
2.
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看,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探索实践的终极目标。在民族区域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资本与理性合力揭开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序幕,使人类步入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社会。但随着世界历史的深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愈发囿于资本逻辑的内生性矛盾,并已达到其世界历史效能的极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作为人类现代化探索实践的最新成果,开创了人类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全新模式,在主体、动力、价值和目标方面为全球现代化实践作出了新的历史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资本逻辑主导现代化模式的垄断地位,使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实践性等现代化属性不断向纵深延展,为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奠定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当今世界主要政治社会思潮之一,在欧洲一些国家已占领意识形态的主阵地,甚至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然而推崇民主社会主义的这部分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背离了唯物史观,对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浅尝辄止。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分析民主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进而阐述了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推崇的原因以及中国坚持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作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表现样态贯穿世界历史发展的始终,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并在与全球化的互动中完成各自形塑,二者的互构式发展具有深厚的理论、主体和价值基础。全球化的矛盾性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时空场域,一方面扩大了人的生存空间使人类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资本逻辑主导全球化的矛盾性发展对传统全球治理体系提出挑战,客观上使全球化必须完成从资本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范式转换。此外,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新型全球化构建,既补齐了资本全球化参与主体缺位和动力不足的短板,又超越了资本全球化内容片面的单向度属性,实现了对全球化正义路向的价值引领,完成了形塑新型全球化的世界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5.
乔玉强 《理论导刊》2024,(3):110-117+124
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看,全球治理是一种基于价值支撑和价值目标的世界历史实践,会随着民族区域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诉求。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资本逻辑主导的全球治理价值曾在传统解构和现代建构中发挥过历史性作用。然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资本宰制的全球治理已经达到其历史效能的极限,世界历史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全球治理须实现从“统治”到“治理”的价值转变。因此,全球治理的价值重塑必须遵循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客观规律,以现阶段人类共同体存在样态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现实基础,在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共存中为全球治理价值注入新内涵,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全球治理观变革全球治理价值目标的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