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没有规律性 ,如果有 ,其规律的运动方向是什么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理论问题。重温这一理论对我们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进程和明确改革的历史方向是有裨益的。同其它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一样 ,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也有自己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并且决定着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这是因为 ,社会历史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客观物质运动。这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社会生产方式等 ,它们构成了一定历史进程中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而其中社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
对政治经济学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侯廷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使传统的政治经济学面临严峻的挑战,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构筑政治经济学新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对政治经济学教材改革无疑起了很好的推动...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二重性──重读《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扎记侯廷智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里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我们要建立现代商品经济新秩序──市场经济;其二,这种市场经济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的...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引进和介绍了不少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及其分析框架,这无疑对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但也应看到,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否定之风,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过时,要“淡化马克思主义”、“削弱主流意识形态”。例如:在某些全国经济理论类核心期刊中,近几年来几乎连一篇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文章都未刊载过;甚至在某些经济学家们所撰写的有关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著作及文章中,居然没有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一席之地。这些不得不使我们感到疑惑…  相似文献   
5.
侯廷智 《前沿》2002,4(8):61-64
当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以后 ,出现了一种全盘否定“计划经济”的思潮。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计划经济” ,以及它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二者的“主客观”关系。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 ,这是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所谓“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垄断和国家垄断三个阶段。其中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着明显的阶段性不同。与之相应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经历了由“个体私有制一集团私有制一国家私有制”的演进历程。这一历程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进行自我调整时,发生了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变种”,它意味着新的生产方式完全可能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并发展起来。从而证明《共产党宣言》中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至今仍然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