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花甲同贺,政协共进。于人而言,六十为花甲,当喜庆。躬逢人民政协成立六十周年,也算是政协人的一份"缘"和荣光。我是年过"不惑"才进地方政协的。进入是  相似文献   
2.
对联如乡贤家训,富有引领教诲作用,也颇有情趣、智慧与启迪。晶读先贤对联,有时恰如读史、读家训,意在言外,受益匪浅。“干国家事,读圣贤书。”这是明朝著名清官海瑞的自题联。海瑞号“刚峰”,一生刚直不阿,为惩治奸佞,竟自备棺材,以死上书,不惜罢官。  相似文献   
3.
<正>李瑞环同志当年谈政协工作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政协不立法,但可以立论。立论靠什么支撑?政协的立论如何才能独具魅力?这是很值得探索的,尤其是地方基层政协。政协履行职能,靠的就是前瞻而切中的"务虚"和超脱而切实的"务实"。而要完成如此"两  相似文献   
4.
<正>地处"吴根越角"的苏州市吴江区,文化基因无疑为"吴风越韵"。无山,是吴江的缺憾;多水,则是吴江的优势。吴江文化的浓墨重彩当在做好一篇风生水起的"水文章"。这水是贯通古今的,这文章是融为一体的。地缘上,有东太湖;历史上,有大运河;文化渊源上,有吴淞江。吴江这方"水土"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泽国、鱼米之乡。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集居吴江,从马家浜文化,到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吴江始终得天独厚,一脉相承,得太湖、长江氤氲滋润。  相似文献   
5.
凌龙华 《群众》2017,(16):61-61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传统社会,乡土中国,文化始终根植于“耕读”两字。“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从建树角度论,读书也是耕种,且是最有收获的“百年大计”。“坑灰未冷山东乱,原来刘项不读书。”嘲讽的是草莽英雄对文化的蔑视,隐痛或为“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历史的舒展随即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不读书”的英雄一执政,幡然省悟,则无不对文化推崇倍至。“马上得之,焉能马上治之?”于是,汉高祖刘邦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向孔子敬礼,一举把儒家文化抬举到治国平天下的“庙堂之高”。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我一直有这样一个困惑,相信也有不少的朋友会有这样的困惑:“一岗”与“二岗”孰重孰轻?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逻辑的预设,把我们推入了“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