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5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多年来,我国基层维稳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反应淡漠与过于敏感并存,重政绩考核轻公共利益,政府大包大揽缺乏社会参与,重应急性维稳轻制度性维稳,重事后被动"治疗"轻事前主动预防。对应的矫正策略是:树立科学的维稳观,变压力型维稳为激励型维稳,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治理,坚持制度性维稳,变事后被动"治疗"为事前主动预防。  相似文献   
2.
腐败根源的政治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腐败对一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造成极大威胁。腐败的根源涉及诸多层面,但腐败主体隐性的心理因素更有其内固性。从腐败的心理过程、腐败者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等三个层面,可以对腐败发生的主观心理机制进行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3.
数字鸿沟的政治学思考——以发展中国家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网络的勃兴正在打破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障碍 ,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然而 ,随着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数字鸿沟日益凸显出来 ,危及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 ,抑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对国家安全造成冲击。为此 ,发展中国家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数字鸿沟的挑战 ,立足本国国情 ,借鉴和利用别国的先进成果和有益经验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 ,化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为人类社会铸就了一柄双刃剑,互联网也不例外。互联网的勃兴将为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夯实其政治社会化的基础,培养其政治理性,促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良性发展。但是,如果不加以适当引导,互联网也会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造成诸多消极影响。研究互联网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工作,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和政治人格,也有助于全面推进我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新颖的组织战略实施和绩效管理工具,在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中引入平衡计分卡具有积极的效用.我国政府管理应用和实施平衡计分卡还存在内部沟通、信息系统、绩效指标和薪酬系统等方面的障碍.只有采取相应措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才能发挥和提升平衡计分卡在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成本和收益是影响民众政治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将降低民众政治参与的社会化成本和活动成本。网络信息技术也将使民众的利益要求得以便捷地输入政治体系,而电子政府则使民众利益要求得到保障。在良性互动过程中,民众的政治效能感、政治信赖感和政治责任感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7.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党政领导班子素质指标体系的内容涵括个体素质指标和群体素质匹配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党政领导班子的个体素质可以区分为通用素质和职务素质。党政领导干部群体素质匹配涉及年龄、专业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等结构的协调互补。  相似文献   
8.
国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供给是现代政府的首要职责,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旨在于通过体制创新提升和优化公共服务的质量。尽管国情不同,但公共服务供给有其自身的共通性规律。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考察,探究其中反映时代要求的共性特征和基本趋势,可以为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素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