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关市场"界定的困惑与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反垄断法上,"相关市场"的界定往往是展开竞争分析的出发点和前提.为了使其界定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各国的执法机构在实践中纷纷引入经济分析的方法,并且总结出了许多界定的规则,但是由于经济生活的极度复杂性,使得这一界定过程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加之考虑到司法成本的投入和法官素质要求过高等限制性条件,要想精确地界定"相关市场"的边界便显得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2.
女权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所带来的女性境遇改变的成果是显著的。然而,女权主义者在为女性自由和发展奋勇前进的同时,也受到了与女性解放运动相伴而生的种种问题的困扰,陷入了"致命的"困惑当中。马克思提出"人类解放"人文关怀下的超越性别局限的"联合"之路,为女性解放走出以往的误区,摆脱困惑,确立了一个新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3.
2003年9月16日至18日,十三省市区法学会第十九次经济法学术研讨会在安徽黄山举行,现将会议提交论文及分组研讨中的观点简要综述如下:一、经济法基础理论关于经济法的主体问题。经济法主体理论制度是我国经济法学界近年来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会上,有代表认为部门法主体的特殊性不在于创造一种新的主体,而在于该部门法的调整任务、调整对象具有特殊性。在对经济法主体理论诸多学说分析的基础上,有代表提出了经济法主体应当划分为政府、经营者和消费者三类主体的新主张。代表们还讨论了社会中间层的经济法主体地位问题。有代表认为社会自律组…  相似文献   
4.
<正> 近几年来,专业银行信贷投入资金逐年增多,信贷规模逐年增大,但银行经济效益却每况愈下,特别是农业银行效益滑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农业银行经济效益低下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要在转换农行经营机制上花力气,下功夫。一、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双轨制”经营在没有建立政策性银行以前,应采取“一行两制”的办法,将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分别管理,分别核算。具体办法:(1)区分两种业务贷款规模;(2)划分两种贷款比例;(3)分开两种业务的会计科目、统计项目、损益核算;(4)考核体系分开。在上述原则下,上级行对确定的各种政策性专项贷款,应提供资金保障,将资金与规模挂钩,不能把资金缺口留给农行。对政  相似文献   
5.
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典型示范、多办实事、抓中心、协调支部班子、掌握思想工作艺术、运用"弹钢琴"以及用人技巧等手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领导艺术,就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领广大师生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哲学的真实惠蕴在于具有理性的人文关怀精神: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轨迹洋溢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出发点;对异化劳动和人的本质异化的批判是马克思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极大关注;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的追求是马克思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强调现实中国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正是把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基本要求与现实国情融为一体的突出表现。“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意蕴的彰显和澄明。  相似文献   
7.
行政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三大诉讼法之一 ,实施行政诉讼是保障人民群众公法权益 ,遏制违法具体行政行为 ,约束审判机关依法审判、裁定具体行政行为 ,加强廉政建设 ,惩治行政腐败 ,推进民主法制进程 ,实践“三个代表”的法治保障。文章分析了行政管理机关及相对人、审判机关在行政诉讼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并概述了加强行政诉讼法制建设的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在培育和践行男女平等价值观的过程中,有两个核心问题亟需解决。一是男女平等价值观是什么,即要澄清男女平等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只有首先知晓男女平等价值观为何物,才能谈认同、培育、建构、践行的问题,这是男女平等价值观理论体系的前提性问题;二是男女平等价值观的建构路径是什么,即探求男女平等价值观如何才能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问题,这是男女平等价值观理论体系的理论旨归。一、男女平等价值观的理论内涵把握男女平等价值观的理论内涵,需从理解"价值观"的本质和"男女平等"的本质两方面入手。说到底,男女平等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对"男女平等"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这种取向和追求既不是向  相似文献   
9.
<正>“法治是衡量营商环境优劣的关键指标,是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重在依托法治实现构建优质营商环境的目标追求。”((1))法治化营商环境要对标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估标准,更应在实践中具化各项内容。本文以法治化营商环境为视角,结合杭州律师工作的具体实践,阐述和分析存在问题,构建律师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李登辉的主控下,国民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所谓“施政理念”,将两岸关系明确定位于“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并公然作为国民党对大陆政策的指导方针。这是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国民党当局将“两国论”政策化的标志,也是李登辉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又迈出的危险一步。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前后的行动表明,其利令智昏、一意孤行,步步加紧制造分裂,将两岸关系、将台湾民众、将国民党、直至将他自己引向深渊。今年5月19日,李登辉出版《台湾的主张》,提出“中国七块论”,受到各方面质疑和批评。在这之后50天的7月9日,李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