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华彦玲 《群众》2010,(12):81-81,85
<正>随着生态环境与物资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三农"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应响应"低  相似文献   
2.
华彦玲 《唯实》2010,(7):59-63
我国农村普遍存在闲置土地多、人均占用土地较大、土地利用分散、利用率低等现象。目前,江苏在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方面存在着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率低、村镇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盘活土地存量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基于对典型地区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应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到了紧要关头的一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近年来,江苏全力以赴、创新探索,脱贫攻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要打赢打好脱贫  相似文献   
4.
正没有产业兴旺,乡村振兴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乡村振兴,首先要回答的是如何做到产业振兴。前不久,我们调研了江苏省内符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要求的39个村(其中苏北8个、苏中6个、苏南25个)。这些村的主导产业无论是一产、二产或是三产,无一例外地都称得上产业兴旺。总体看,这39个村有着不同的产业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一产兴村"型,即通过发展高效高  相似文献   
5.
华彦玲 《群众》2009,(6):60-6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逐步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加速了农村融人城市,带来了农村的组织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带来了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利益诉求的深刻变化。面对城市化带来的新变化.如何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华彦玲 《群众》2012,(8):72-7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逐渐强大,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创造了一系列辉煌业绩。同时,诚信欠缺等问题的存在,又使民营企业在进一步提升活力上受到明显的制约。为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保证民营企业在扬长避短中提升活力。  相似文献   
7.
2012年,江苏省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全国的10.4%,居全国第二位,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形成了巨大的需求,而江苏是一个资源和环境负荷十分沉重、环境容量非常狭小的省份,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凸显,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的推动。  相似文献   
8.
华彦玲  母宇婷 《群众》2022,(10):53-54
<正>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建设一定要尊重农民意愿。2022年江苏省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乡村建设实施机制。这充分体现了“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9.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方面“走在前列”。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江苏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走在前列过程中,要关注重点人群就业情况,对就业困难人群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群体制定适宜的就业帮扶政策,切实兜牢就业帮扶底线,千方百计稳住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在夯实民生保障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