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章印文是文件真实、有效性的重要凭证。司法鉴定中。对印章印文的传统检验鉴定手段已不能满足鉴定实践的要求。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供了一种更加方便、准确的检验鉴定方法。具体操作方法:一是将检材与样材印文图像导入2XPhotoshop软件;二是在有比例尺图像的图层中对检材与样材进行测量、画线、拼接、重叠、特征标注等比较检验;三是对鉴定书使用图片进行编排。必要时保存所有图像处理程序。并将文件打印输出。  相似文献   
2.
随着录音技术的发展以及录音设备的普及,录音证据在民事诉讼案件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在某些案件中与声纹鉴定结论一起成为定案的关键证据。但鉴定程序的确立方面相对滞后,直接影响到鉴定工作的完成与鉴定结论的准确性。本文从鉴定实际工作出发,对受理案件与鉴定过程的程序中的相关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数码影像的特征接合重叠比对是取代传统特征接合重叠法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在检验中具有明显的可行性及操作优势。  相似文献   
4.
数码显微照相、数码红外线反射照相、数码荧光照相、数码彩色分光照相、数码影像的处理技术在文书鉴定、痕迹物证鉴定中均可得到有效应用。随着数码照相研究的不断深入,数码照相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案件中可疑文件制作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司法鉴定角度来看,民事诉讼案件中的可疑文件与刑事案件中的文件物证相比,虽具共性又各有其特点。以构成可疑 文件各要素为出发点,对该类文件制作方法及其特点进行研究,以利于拓宽检验鉴定思路。  相似文献   
6.
现场照片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地位及规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原 《政法学刊》2007,24(3):44-47
现场照片作为法定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现行的相关法律始终把现场照片证据视为勘验、检查笔录的辅助记录内容,其地位的边缘性导致了现场照片证据规则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刑事摄影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新原 《公安教育》2005,(11):51-53
我国刑事照相专业由建国初期至现在已有巨大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单一刑事照相工作扩展到刑事录像工作,八十年代末又扩展到公安图像处理工作。发展至今已形成公共安全图像技术专门学科。当前,随着数码照相技术和计算机数字图像技术的兴起,数字影像已成为刑事照相的热点,电子  相似文献   
8.
吴新原 《政法学刊》2002,19(2):64-65
人身辨认照相中正确并便捷地用光是基层公安机关在记录犯罪嫌疑人相貌信息中不容易掌握的技术难点,通过闪光灯间接反射照相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利用这种用光方法简单、方便、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在基层建立一套简易的人身辨认照相系统,使得犯罪嫌疑人相貌记录的严格化、规范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吴新原  余华 《政法学刊》2001,18(6):69-70
人的相貌是进行个人识别的一个重要方面,面部整容术可对人的面貌特征如眼睛、脸型、鼻、口唇、额角形状、眉等做出若干改变,直接给刑事相貌辨认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在刑事相貌辨认工作中必须采取相应对策,需要对整容后所产生的部分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传统分色照相是利用色光及滤色镜,改变被摄客体在某一选定色光波段的反射光亮度分布,以加强或减弱被摄客体颜色之间差别的一种专门摄影技术。使用数字图象处理软件中的数字分色技术,同样可以有效处理不同颜色之间的亮度反差,与传统方法相比,可选色光波段多,操作方便,分色效果好于传统分色照相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传统分色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