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1.
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地缘战略等因素,日本一直以来都怀有浓厚的"台湾情结"。新中国成立后,日台关系经历了"正式外交关系"、断交后的"非官方关系"及冷战后的"准官方关系"三个历史阶段。冷战结束后,东亚形成了两强并立的国际关系格局。日本将中国的发展与强大视为对自身的威胁,为了用台湾来遏制中国崛起,其政府一改以往对台政策的低调态度,开始发展同台湾的非民间关系。特别是新世纪后,日本深度介入台湾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正常化,而且构成了威胁东亚安全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文学奖在全球有重大影响,对中国作家同样有巨大吸引力,但中国作家至今无人问津这一世界性奖项。2000年底,法籍华裔作家高行健荣膺这一桂冠,国内文学界对这一事件的反应颇为复杂,展露了中国文学界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3.
网络化使学员增加了信息输入总量和多渠道学习知识的机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学员的精神健康发展,给军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应从“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在网络上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和开发网上政工,努力引导学员文明上网,为他们的心灵穿上军装。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法军加速推进其现代化建设,2001年,法军宣布全面实现军队职业化。目前法国职业化军人约25万人,全体军人在不同时期都要接受不同类型的军事职业教育。从总体上看,法军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军人军事生涯终生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苏联模式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的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初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这一模式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毛泽东试图突破苏联模式,探索中国式工业化道路,但未获成功。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入手,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最终彻底突破了苏联模式的禁锢,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文学奖在全球有重大影响,对中国作家同样有巨大吸引力,但中国作家至今无人问津这一世界性奖项.2000年底,法籍华裔作家高行健荣膺这一桂冠,国内文学界对这一事件的反应颇为复杂,展露了中国文学界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一向关注东方社会的命运,他通过对东方传统社会结构的历史分析,辩证地指出了近代东方社会存在着的两种发展前途,一是走向资本主义,一是避开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向社会主义发展,晚年的马克思更预见到了东方国家率先开创社会主义进程的可能性.列宁开辟的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和邓小平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实践上证实了马克思关于东方国家社会主义进程思想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导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但苏联的解体并非由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相反,正是由于 偏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苏联才发生政治剧变。因此,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社会主义失败了。只要中国不倒,社 会主义在世界上将始终站得住。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主义必将最终代替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