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红泥小火炉     
寒冷往往总会给人一些抹不去的回忆。红泥小火炉,其实早已像一个细胞溶入到我的肌体里,随着年岁的增长,它就愈来让我产生人生醉意。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50年代,复印机市场依旧流行传统的湿式复印机,这种机子复印出来的文件是湿的,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晾干,使用很不方便。针对这一问题,美国施乐公司在1960年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干式复印机,它克服了传统湿式复印机的缺陷,使用方便快捷。不过由于新产品  相似文献   
3.
<正>我常常会坐在那布满沧桑的老宅里感叹人生的短暂,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就在这几十年光景里,忽然就一下冷清了。人去了,院空了,这座当年在爷爷手上价值一百万大洋的老宅子就这样成为滋生荒芜的地方了。小时候,爷爷经常给我们几个娃儿讲这座百万住宅的故事。爷爷每讲一次,我们好像都要问爷爷一百万是多少,而爷爷总是微笑着说,"一百  相似文献   
4.
春天的草们     
宋殿儒 《中国减灾》2013,(2X):56-56
<正>春天来的时候,我往往最喜爱看那些嚯嚯泛青的草们,草们早已成为我情有独钟的老朋友、好兄弟。小时候,我的生命体魄,除了靠吃一点儿妈妈的奶汁外,最多的就是吃它们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国家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我一生出来就面对了那么多的草儿。妈妈说,我一岁时就能吃麦田里的"面条菜",其实那是地地道道的草。面条菜是生长在庄稼地里的一种生命力极强的草,它耐寒也耐旱,一般情况下,每年春荒二三月的时间里,他们都能生长得葳蕤茂盛。那时候家家靠生产队里每年分得的一星点儿粗粮度日,往往要靠这些田里的野草们来加食。到三岁的时候,我能吃的草儿就多了,"白蒿"、"水杨菜"、"榆钱菜"、"荠荠菜"、"兔  相似文献   
5.
宋殿儒 《中国工运》2012,(10):57-58
我原本有着自己的"一本""抗战史",总以为自己亲历的那些血与火的拼杀就是民族脊梁上的一根铮铮铁骨,可是,当我读到这本《我的抗战》的时候,不由感到中国的"天",其实是在那一群"灵魂不许辱没"的民族英烈里。《我的抗战》全书是300位抗战老兵的真情讲述,它由一个个独立的抗战故事组成。这部书首次将战俘、伪军作为历史叙述的主角;  相似文献   
6.
那一盏油灯     
宋殿儒 《人事天地》2011,(11):59-60
深秋时节,和朋友们到豫西神灵大峡谷探险。徒步一整天,天微黑时我们来到谷底只有一户人家的村庄求宿。这家户主是个近60岁的男人,老伴和儿子砍山还没归家。主人一声不吭地将我们几个领进了一个写满沧桑的草屋里。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的节日文化,总是会伴着复杂的社会流向而改变其内容的。我们中国人的儿童节时令不长,是由于我们民族的苦难历史,几乎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在真正意义上有了儿童节的一席之地。开始我们的儿童节只是给儿童们做一下表示性的过节,给儿童们放一天假,让他们尽情地玩一天,给他们买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可是随着我们经济实体的逐渐强大,人们的逐渐富裕,儿童节就慢慢地由"物质节日"渐向"精神节日"方面转型。譬如,现在的大人们都开始为孩子们着想怎么才能让儿童们过上一个物质以外的"更有意义的节日",甚至,已将儿童们专  相似文献   
8.
位于洛宁县中河乡的麓山,曾是历史上著名的“麓桥驿之战”所在地。前些日子,听说麓山人造林场出现了一棵会治病的“神”树。带着一种惊奇,笔者走访了那片林海的主人——朱长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