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宋红岩 《理论建设》2018,(3):98-102
本文对媒介道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爬梳,对网络道义产生、内涵与走向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把握出弱势群体(主要指农民工群体)网络道义的意义内核。最后,本文从哲学关照、框架建构与现实向度等维度对农民工等网络道义发展理路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意蕴深刻的完整体系。深入研究和着力探讨邓小平政治文明建设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民工劳资关系,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政治问题。本文将从农民工劳资关系特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经济结构变化及其影响等层面进行多维解析,并就如何建立合理调节农民工劳资关系的路径和机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语境下中国青年新媒介婚恋观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介作为人类思想与价值的物化载体,对当代青年的社交婚恋的变迁起着巨大的变革作用.本文从后现代视域出发,考察当下中国青年婚恋状况及其后现代特质,并从青年生态个体、新媒介生态圈、社会价值伦理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平衡对冲机制等维度,阐述青年新媒介婚恋观的构建与改观.  相似文献   
5.
当前数字网络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教育范式与教育秩序等都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辩证地融通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素养教育是新时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此为研究切入,从世情、教情与学情等维度探讨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并从国际教育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提出高校思想政治与网络素养融合教育的紧迫性,最后,阐释了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与网络素养融合教育的基本内涵,从而为我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