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教科书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笔者认为"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超越,人们孜孜以求的真理,决不是主体被动地趋向客体,追求与客体的符合,而应是以主体为主导,"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经济的现代化,而且包括政治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目前我国正进行着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和观念的变革。经济建设中心论并不等于经济建设唯一论,把社...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如何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为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正确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涵,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提出,要以"三个代表"统领文化建设,这就阐明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基本立场,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前进方向和重要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组成的复杂的有机体.生产力是社会形态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区分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准.传统的社会形态观点把生产力排斥在社会形态之外,是不科学的.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相似文献   
7.
庄惠娟 《青年论坛》2006,55(3):19-21
非理性因素贯穿于人类认识的全过程,它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特有的心理结构与认识结构的内在统一,是人的精神的基本构成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人类认识是在理性主导下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为中心。十四大提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启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轮。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经济的现代化,而且包括政治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人  相似文献   
9.
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对非理性问题的探讨,一直是个禁区.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开始注重这一问题的研究.事实上,非理性贯穿于人类认识的全过程,它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特有的心理结构与认识结构的内在统一,是人的精神的基本构成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人类认识是在理性主导下,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