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首先 ,要破除、摒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错误理解 ,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 ;其次 ,要立足当代科学和实践 ,进行哲学创造 ,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最后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应从全球化着眼 ,注重民族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过程,而在以往事实与价值冲突的机械发展观的指导下,人类陷入只关心自身利益、忽视客观规律的发展困境。这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当前,我们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生态效益与生态公平的统一,真正使事实与价值协调,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德沃金的权利公正论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二芳 《理论探索》2005,(1):109-111
德沃金提出了强势意义的权利、平等的关心和尊重的权利、道德权利等观点 ,他认为权利是通往社会公正的唯一选择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权利公正理论。针对当前世界出现的社会公正问题 ,研究这个理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由是马克思主义探讨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将自由置于唯物史观基础上,唯物史观是区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与其他自由观的根本标志;自由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是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自由与平等、自由与必然、自由与法治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重要范畴,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制度公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正产生和谐,制度公正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处理当前社会中的种种不公正问题,必须兼顾制度设计的两个基本维度:效率和公平,做到效率和公平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为此,要加大制度创新,注重制度公正,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正确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矛盾的理论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总趋势的思想武器 ,我们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新变化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人类历史的一般进程,提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于是“人终于成为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3页)这时,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共产主义的实现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不只是一种理想目标,它是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人走向全面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正是古往今来人们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社会公正不仅具有深刻的人性基础,而且具有历史的实际内容.一方面,社会公正是发展着的人对于人的发展条件的基本要求,是人们时处理交往关系的规则与制度的认可;另一方面,社会公正是历史的、具体的,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衡量社会公正与否要坚持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坚持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高校要确保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必须推进其供给侧改革.当前,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专业课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难以有效融合、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部分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强等现实困境.实践中,高校必须从精准识别思政元素、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升教师育人意识等方面着手,以破解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面临的...  相似文献   
10.
自由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将自由问题纳入唯物史观视野,提出了自由的来源和条件、自由的本质和自由的实现等问题。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中国展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国家独立是个人自由的根本前提,经济富裕是个人自由的物质保障,民族富强是个人自由的坚强后盾。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必须处理好三对关系:在价值理念上,处理好自由与平等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国家治理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