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认为,新民主主义理论中某些具体论断不能完全套用到 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与民粹主义祟尚个体小生产,轻视社会化大生产的观点风马牛不相及。  相似文献   
2.
一、深圳人应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村传统深圳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处在东西方两种文明的交汇点。我们不仅要尽快把物质文明搞上去,而且要很好的显示我们应有的东方精神文明,弘扬我们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我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自古以来以礼义之邦著称,有优良的传统美德。在道德方面,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有精华有糟粕,绝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把传统道德一概斥之为“封建道德”。无疑,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里它是有阶级性的。但是,道德是意识形态,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继承性。中国几千年…  相似文献   
3.
人类历史进入了新千年、新世纪 ,上世纪末被西方公众评选为千年伟人和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的马克思和他创立的学说 ,是否会随着千年更迭、世纪交替而推移到时代的后面而成为应该送进博物馆的一块化石呢 ?凡是对当今时代的问题、历史走向和人类命运作了缜密思考 ,同时对马克思的学说作了深入研究的人 ,都会作出断然否定的回答。法国哲学家萨特说 ,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 ,它没有被超越 ,因为产生它的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美国经济学家、哲学和法学博士罗伯特·海尔布隆纳说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需要的哲学。它不仅提供了一种历史…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 中如何摆脱狭隘眼界和封闭模式,打破地域界限,学习先进 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尽快缩小与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 的差距,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 重要课题。 高等教育自古代萌芽时代就有全球化的问题。这一现 象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埃及的高等教育。那时跨国的 “游教”和“游学”之风就带有这种典型的国际化特征。只 是这种古老的国际交流是在当时非常狭小的范围内进行。 现代高等教育全球化则…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新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随后,中国发生了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昔日任人宰割、任人摆布的历史永远地结束了。是什么力量使祖国母亲如此欣欣向荣?使华夏儿女如此扬眉吐气?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宣告建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尽管其中受到“大跃进”、“文革”某些失误的影响,但其惊人的发展速度、辉煌的建设成就、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揭开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历史最光辉的一页,她使以往的什么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资产阶级革命,直到今天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都相形见绌。撇开这一伟大实践,我们就无法从根本上解释二十世纪人类前所未有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系大连海军政治学院的一位年轻教师。他以他自己及其同代人的亲身感受,论证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是继真理标准大讨论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即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和束缚中解放出来。——编者最近,有一本中国大陆出版的书深受美国意识形态的喉舌《美国之音》的青睐和赏识。这本书就是校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美国之音》如此关注中国大陆的政治类书籍已不止一次了。1996年大动干戈地声讨忡国可以说不》,这次却对核锋》百般喝彩,这本身就足以说…  相似文献   
8.
一项利国利民的行政审批方式改革 ,有赖于国务院同步推出政府机构改革。各级领导要树立先进文化观念 ,解决思想上治本的问题 ;在整合职能与分设机构上要采取重大举措 ,解决体制上治本的问题 ;建立科学的规章 ,解决制度上治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刊1998年第5期发表了彭建莆撰写的《两种改革观的交锋》后,作者收到许多读者来信。彭建莆将其中两封读者的信和他的一封回信寄给了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