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利用2000~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了FDI行业特征和技术溢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FDI对我国国内企业的增长效应为负向,且在10%水平显著,这表示外资进入并没有出现对国内企业的技术溢出,相反却阻碍其劳动生产率提高;制造业FDI对全国整体和制造部门增长有比较大的负效应,而服务业FDI对全国整体增长负效应相对较小,对制造部门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经验证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中日两国所获得的国际R&D资本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产生于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会自我强化,存在马太效应。R&D溢出异质性及其马太效应使得日本的技术进步是以自主研发为主、借鉴吸收为辅,而中国走的是借鉴吸收为主、自主研发为辅的技术进步道路。同时研究还发现,中国通过进口高技术产品或者中间品,经过学习、吸收和再创新,是实现技术快速进步的最有力渠道。  相似文献   
3.
按照广义贫困标准,通过构建"近似人类贫困指数"对中国包容性增长的实现程度进行估算,并将结果与按照收入贫困标准得到的包容性增长指数进行比较,文章发现,如果以多维贫困标准测量,1979~2008年的大多数时间中国是低度包容性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在改善人类福利方面的作用要比在缓解收入贫困方面更加稳定,中国经济增长在缓解收入贫困和人类贫困方面的作用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