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明勋 《廉政瞭望》2013,(14):29-30
今天,“官二代”、“富二代”在社会舞台上的形象并不光彩。当然,从社会结构流变来看,子承父业的现象也有其内在合理性和惯性。然而,部分“二代”却因倚仗家庭关系而形成了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非合理现象大大掩盖了前者。  相似文献   
2.
朱明勋 《前沿》2011,(10):54-56
中国传统家训思想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是二者的混合物。其精华主要表现在:在为人处世上提倡与人为善、在自处上提倡慎独、在持家上提倡勤俭、在为官上提倡清廉、在读书上提倡读书做人等五个方面;其糟粕主要表现在: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有严重的上下尊卑等级观念、对妇女有严重的歧视、在择业上重仕农轻工商、教子有严重的迷信思想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朱明勋 《前沿》2010,(22):38-40
先秦儒家的"孝子"观体现在"孝生"和"孝死"两个方面.在"孝生"方面,主要有三点:(1)提供衣食,赡养父母;(2)爱惜身体,安慰父母;(3)爱惜名节,荣耀父母.在"孝死"方面,主要是一系列的丧后礼仪及蕴藏于这些礼仪之中的哀敬思想.这两个方面对当今社会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古代家训中古人读书观的考察,得出结论:古人读书并非完全是为了中举,相反,很多因素则是为了做人;古人读书也不象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皓首穷经,死记硬背,相反,很讲究方法。本文最后还论述了古人的读书观给我们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