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阻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着理论准备不足、学习观念陈旧、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党组织民主建设滞后等方面的障碍,以及忽视党组织自身的传统和特点,忽视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等问题。要成功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突破理论理解的障碍、学习的观念障碍、制度障碍及组织障碍.正确理解学习型党组织的精髓.转变学习观念.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加强党组织民主建设.把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政党组织的特点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踏踏实实,系统推进.方能渐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尼采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文化哲学的思想先驱。他在反思、批判、重估一切旧有价值的同时,设想了一种“强力意志”的新的文化理想,体现了一种“破”与“立”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为中国文化的转型提供了方法论借鉴。他的整个文化哲学思想,又始终如一地建立在对人的深层理性反思与现实关怀基础之上,为中国文化的转型提供了价值论的启示。反思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尼采文化哲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要把中国梦的美好图景变为活生生的现实,就必须为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群众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历史唯心主义的重要标志,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理论基石。通过对"中国梦理论与群众史观的内在逻辑、群众史观在中国梦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和探讨,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群众史观在中国梦理论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4.
李群山 《前沿》2013,(7):48-49
文化哲学视界中的文化范畴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研究领域中文化范畴的特定规定性,作为文化哲学研究之对象的文化必须是具有人本性和总体性的特征。与之相一致,文化哲学在基本旨趣上不是对文化现象的一般描述与解析,从根本上在于通过对文化的探讨,在最深层次意义上探讨人本身及其存在。因而,文化哲学就不能定位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或部门哲学,而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我国意识形态变迁大体上经历了从强调批判和斗争的革命型意识形态到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型意识形态,再到凸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和谐型意识形态转变,发生这种变迁的深刻基础在于我国利益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而最直接原因就在于党和国家对于这种变化着的利益关系的自觉程度.这种由利益关系发展变化所引发的意识形态变迁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功能、内容、方式、任务等多方面的显著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鲜明的自身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6.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在交流和传播过程中既存在互补和融合,也不乏碰撞与冲突,马克思主义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同样如此。要卓有成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必须使马克思主义走近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具有中华民族的形式和风格,必须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特点,并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情感与心理特征。概言之,中华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土壤,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视角,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也是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7.
将文艺宣传延伸至乡土社会的神经末梢,深入到人民大众的心理,将松散的农民群体纳入到革命的组织体系中,实现上层政治理念与底层农民意识的有效联通,是中共的独特政治优势。抗战时期,中共不断深化对民歌"宣传政治"功能的认识,并创造性地在传统民歌中植入革命、抗战、生产等新鲜元素,使传统民歌实现了从"延续传统"到"融入革命"的话语转向与主旨重建,从而建构起一套运用革命话语、输出革命理念的新民歌文化体系。改造后的民歌既是中共革命话语的有效载体,又是民众表达心声、构建政治认同的另类途径,"歌声中的革命"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道别样的风景。  相似文献   
8.
李群山 《前沿》2013,(13):41-43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这一理论基石的认识与把握。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存在三个维度,包含三重意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主体,人民群众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价值主体。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三重意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和认识前提。  相似文献   
9.
论绵阳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阳曾是国家三线建设的四个重点城市之一。三线建设为绵阳建立国家科技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线建设孕育和催生了中国(绵阳)科技城。三线建设时期留下了大量的三线建设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亟待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绵阳三线建设文化与精神是支撑中国科技城的重要文化精神,是绵阳城市精神的重要体现和构成,应当成为绵阳新的文化名片和品牌,从而更好地提升绵阳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原因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对华北根据地的秧歌进行了改造,并积极利用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推广,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改造后的秧歌不再是单纯的民间娱乐,而是乡村民众接受政治教育、理解革命话语的渠道,是他们表达政治意愿的途径。这种新变化赋予了民间艺术特殊的时代使命,有力地促进了中共革命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