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不同于以往的经济形态,其具有创新性、跨界性、虚拟性和平台性等特征,急需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其中,构建数字经济协同治理机制是实现数字经济协同共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从理论来看,爱莫森的协同治理统一模型认为,协同治理包括"实质参与、共享动机、联合行动能力"三个关键要素。基于此,从实践来看,中国数字经济治理应构建多元主体间的领导协调机制,这是实质参与的保障;构建信息公开与信息共享机制,这是共享动机的保障;构建法律和规则体系协同机制,这是联合行动能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生态是西北地区最大特色,生态资源是西北地区最丰富的要素资源。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坚持生态优先,走生态发展之路,是西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有浓郁的民族和历史文化,自然禀赋特殊,推动西北经济发展必须立足实际,挖掘特色,发挥优势,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困境和难题,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掌握核心技术,并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新的发展环境下,要站在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的高度,运用习近平经济学战略思维,推动我国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理顺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体制 探索门户型建设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存在的各自为政的建设局面,以及由此造成的弊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探索建设符合我国国情和电子政务发展规律的"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的门户型建设管理机制,同时对门户型机制进行了详细解释说明,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5.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是贫困的两个阶段,一般先解决绝对贫困,再解决相对贫困。随着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取得决定性胜利,扶贫随之进入解决相对贫困阶段。贫困发生理论认为,贫困问题成因复杂,相对贫困长期存在,为此,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制度措施推动脱贫和防止返贫。有效解决相对贫困,既要遵循理论指导,又要结合中国实际,从调整扶贫战略、界定扶贫标准、完善帮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加强返贫治理等维度入手,构建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完全示人,也进入了实施提档加速期。但在全面启动"一带一路"战略前,从国际、国内两个环境来看,还有很多的风险和挑战,如不全面预判和审慎处理,结果可能会是雷声大、雨点小。要化解这些风险,我们从定性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十大对策建议,其中包含国别层面的区分"四类国家"和技术层面的制定"三个指南",以期提前预防和化解安全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损失,尽早消除不确定性,确保"一带一路"战略稳定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7.
正在大数据时代,贵州贵阳异军突起。近年来,贵阳抢抓机遇,积极利用当地自然环境优势发展大数据产业,打造"中国数谷",取得了显著成效。注重培育大数据产业链。贵阳注重对大数据产业链的培育,形成了从涵盖大数据基础设施、大数据行业应用到大数据社会治理的大数据全产业链条。一方面,良好的大数据基础设施为推动大数据行业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另一方面,良好的大数据应用环境和治理氛围也进一步带动和规范了大数据基础设施的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社会发展阶段,数字经济随之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业态,既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也给治理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加强数字经济治理,需认真分析数字经济发展特征,构建符合中国数字经济治理实际的理论框架;以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理论框架为指导,构建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体系,推动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协同、主体协同和机制协同,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