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村级集体经济是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保障。近日,常州市新北区政府积极采纳区政协建议,制定下发了《关于促进村级集体增收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扶持政策,力争到今年底全区85%以上的行政村村级集体年收入要达到70万元以上,2015年全部达到100万元以上。近年来,新北区政协一直关  相似文献   
2.
汤建龙 《唯实》2004,1(6):8-11
把人的本质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不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全面、科学的理解.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整体性的、全面的.他认为,人的本质有自然的、社会的和精神的三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就社会的方面作单一的理解;人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之所以突出地强调人的本质的社会的方面,是由马克思哲学的性质、方法和任务决定的,这并不应导致对人的本质的自然和精神方面的否定.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活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理解人的本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态学思想为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不同的理论主旨和不同的问题域.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及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以利于进一步科学认识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改造社会的全部政治成果,标志着整个国家、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对以前社会政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以往文明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是一种全新的文明类型.这样一种全新的政治文明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体现了生态哲学、科技哲学以及经济哲学的意蕴,体现了人本学和价值哲学意蕴,在发展的价值导向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导向,并在理论上重新缝合了一度被割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体向度"和"主体向度".在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理论诠释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即科学发展观与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区别、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民本"意识的本质区别问题.科学发展现是马克思主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精神的绝好体现.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在地蕴含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政治表现形式,可持续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政治、思想观念、法律和技术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改造社会的全部政治成果,标志着整个国家、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对以前社会政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以往文明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是一种全新的文明类型。这样一种全新的政治文明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社会,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是内在统一的。在近代工业社会,科技理性得到片面发展,并与价值理性发生分离。在现代社会,价值理性在技术理性的压制之下日趋衰微。与之相关,在传统发展观上也存在着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离。科学发展观是在现实实践基础上的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高兹认为,在必然性领域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必然性活动,生产活动和维持社会运转的国家及其管理活动.高兹认为在后工业社会,这样两种必然性活动都应该被最小化,但是不可能被废除.高兹认为维持社会运转的国家及其活动是生产活动的必要前提,国家、政党等有其存在的意义,并且在实现资本主义社会向后工业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的转变是一个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