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和类存在物决定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对象性的关系。在这种对象性的关系中 ,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之成为历史客体 ,而历史客体又是人直观自身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 ,人可以直观自身的物质本质力量、思维能力、情感力量和意志力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思维导图的涵义、作用机理和建构思维导图的步骤出发,以此为指导建构关于"八个明确"的思维导图,并依据思维导图探讨讲授"八个明确"重要思想的内在逻辑,提出运用思维导图讲授"八个明确"的三个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地探讨了历史主体受动性的涵义及其生其受动性的根源,以及历史主体受动性的特征和制约历史主体的因素。对这个问题的梳理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理论上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醒地了解历史主体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的能动性及其受动性,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体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实践上可以警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做到统筹兼顾,要注意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做到人和自然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4.
汪皎英 《前沿》2003,(7):15-17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过程是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双向互动过程。唯物史观的创始人正是从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这两个视角来考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因而要正确理解唯物史观的内容和实质 ,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两个视角。但这些年来人们对历史主体研究得较多 ,对历史客体则很少研究。本文是在对历史客体和认识客体的比较后 ,来尝试揭示历史客体的内涵、四种基本类型和特性  相似文献   
5.
汪皎英 《前沿》2002,15(11):130-133
自然主义是近代以来的一种基本的时代精神。它认为世界上存在和发生的一切都是自然的 ,都可以用自然方法和原理加以说明。由于这种自然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 ,人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出现了三个认识上的误区 ,本文试对这三个误区进行澄清 ,阐明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原理。  相似文献   
6.
大学文科教师在信息化时代面临着种种挑战。作为文科教师必须思考自己在这样一个时代比学生高明之处是什么。明确作为一个新时代合格的文科教师既需要有学养的基础,又需要在思维的四个维度即高度、广度、深度和密度上提升、拓展、深化和严谨。本文主要从思维密度的一个方面——课堂讲授的思维路径来探讨三条不同的思维路径及其哲学理论依据、具体使用方法和作用。这些授课思维路径在教学实践中被证明是颇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7.
汪皎英 《理论探讨》2004,1(2):38-39
人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又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表明人在社会历史中具有双重身份,要想正确理解人的这一双重身份,则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把握人的本质、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