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前投毒杀人案件证据调查需在三个方面改进 ,一是更新证据调查意识 ,修正认为投毒杀人案件都具有激化杀人的因果性、作案人以女性为主、查明了案件事实也就是证明了案件事实等三个认识误区 ;二是提高人证调查技能 ,纠正目前询问取证缺乏广度和深度、重口供的获取轻口供的固定、提取检材不够规范等问题 ,改进鉴定方法和手段 ;三是完善物证调查方法 ,改变目前物证调查方法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针对性不强、取证带有盲目性 ,物证的保管固定不够科学合法等现状。  相似文献   
2.
刑事案件侦查课程是公安院校侦查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现行教学体系中存在与侦查观念的变化不相符、与法律法规不相适应、内容重复交叉、侦查方法归纳不完善、重点不突出等问题。改革刑事案件侦查课程的教学体系,应当以办案程序为主线,找出各类刑事案件侦查方法中的共性,将案件侦查的基本方法及侦查取证等内容融为一体,然后再针对不同案件的特点,分析侦查的难点与重点。  相似文献   
3.
爆炸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总数的比例虽然很小,但其社会危害程度却是其它犯罪无可比拟的。爆炸案件发生后,只有对现场实施正确处置,才能将犯罪的损害后果控制在最低限度;侦查这类案件的关键在于抓住因果关系,选准侦查途径。  相似文献   
4.
投毒杀人案件侦查取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投毒杀人案件侦查取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取证不及时、不全面和缺乏针对性,物证保全不当和送检不及时。针对这些问题,侦查人员在侦查时,应以投毒现场为中心,围绕投毒方法、毒物来源、因果关系、危害后果等全面取证。现场勘查时,除提取常规痕迹外,还要着重提取投毒杀人案件的特有痕迹物证;审讯犯罪嫌疑人时,要设法固定口供;要完善证据体系,学会运用间接证据证明投毒杀人的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5.
刑嫌调控是刑事侦查的基础业务工作,这项基础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和社会治安的稳定。当前,刑侦部门刑嫌调控工作未能在刑事侦查中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刑事侦查工作人力、物力上的更大投入,直接影响了破案的效率。加强刑嫌调控工作,从思想认识、工作机制、工作方法等方面加以探讨,从刑嫌调控现状与现实斗争需要方面进行对策研究,对加强刑侦实践工作,提高作战效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破案"一词兼具"程序、步骤"和"过程"两方面的含义。作为"程序、步骤"的"破案",只是公安机关内部的一个行业用语,刑事诉讼法没有相关的规定,而且,其在侦查实践中的原有作用随着侦查体制的改革也已不复存在。"破案"的"程序、步骤"含义应当取消,"破案"不是刑事案件侦查的必经程序。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犯罪现场,无论是对勘查实践还是勘查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犯罪现场的定义有一定的局限性,应在现场勘查理论中引入“广义”犯罪现场的概念。同时还应认识到,犯罪现场并不是纯粹的空间地理概念,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周围环境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8.
2002年7月7日,江西省宜春市公安局民警在清查录像厅时,发现一名携带假身份证、持凶器的可疑人员,便将其扣留。经审查,该犯罪嫌疑人交代了真实身份,并交代了其所犯罪行,从而破获了一串自1998年5月以来,发生在江西省南昌市、宜春市和萍乡市的16名女性被杀的特大杀人、抢劫、强奸系列案件。犯罪嫌疑人黄顺保,男,1958年生,文盲,1979年因盗窃等被劳教2年,1980年因脱逃、盗窃被判刑2年半,1983年因盗窃被判刑8年,1984年因脱逃、盗窃被判无期徒刑,1997年7月获释。 1998年5月28日零晨3时,黄顺保潜伏在家(南昌市青山湖区杨子洲)附近的野外,等候过往人员,打算抢劫作案,当一名女子骑自行车经过其身边时,黄在地上捡起一块砖头,上前将该女子打翻在地,然后实施强奸、抢劫,之后将尸体、自行  相似文献   
9.
1加强现场勘查管理的必要性侦查破案的目的,不仅是将犯罪人抓获,更重要的是将其移交起诉,使其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因此,对犯罪嫌疑人的刑拘转捕率、移送起诉率等,就是衡量刑侦部门侦查破案水平的一个标准。从现行案件的侦查来讲,凡有现场可供勘查的刑事案件,侦查的起点都是现场。作案人实施犯罪后,在现场上留下了大量痕迹物证,如果不重视现场的勘查,缺少现场的痕迹物证,就使得案件证据的获取缺少了重要来源,从而难以客观地分析案情、从中发现侦查线索、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难以找到犯罪嫌疑人。从积案的侦查来看,之所以形成积案,主要是未能…  相似文献   
10.
池进  熊英文 《求实》2005,3(11):79-80
强弱群体因贫富悬殊必然导致两者间存在巨大的政治、社会地位的"位差",而"位差"引发的"势能",其内聚力易使弱势群体形成组织化、政治化的集体,其外张力又易引发一起起群体性事件.要减弱弱势群体"位差势能"对社会稳定的冲击,一应缩小贫富差距,二应财富分配公平合理.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