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当前,思想政治课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其重要的原因是学生认为“政治理论是空洞的教条,学了没用”。现代心理学认为,兴趣与需要直接相联,需要越强烈,兴趣越浓厚。因此,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就要在培养和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需要上下功夫。一、持久的兴起来自需要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教学过程中,人们大都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事例、精巧的设疑、直观的情境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样激发的兴趣是短暂的,难于持久而稳定,极易随情境的变化而…  相似文献   
2.
酝酿已久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已经国家教委颌布,在全国施行。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一件大事,应切买把文件学习好,落实好。本文试图将《课程标准》与现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作一比较,以便更好地把握《课程标准》的特点,使其得到更好的贯彻。《课程标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大纲》只规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而《课程标准》除规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外,还确定了对教学目标和程度的具体要求。《课程标准》通过“识记”、“理解”、…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我们在《法律常识》课教学中,为达到知法守法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在课堂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注意利用“第二课堂”(即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由知法到守法的转化。具体做法是: 一、请司法部门作报告。“行家”作报告,既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全国的和当地的法制建设情况,增强学习法律常识的社会责任感,又能帮助消除学生中存在的“我不犯法,学不学法律没啥”的糊涂观念,提高学习法律的自觉性。这种活动每学年度两次,  相似文献   
4.
在《法律常识》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既可以帮助讲清理论,又是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做到正确地运用案例,应该注意“三性”,即思想性、时代性、地方性。所谓思想性,就是围绕对学生进行守途熟育,增强法制观念这一教学目的,根据初中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