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根鸳鸯溪     
禾源  晓程 《福建乡土》2009,(4):26-27
一群候鸟,为了生存繁衍和多姿生活,几千年来南北迁徙。善飞的翅膀煽动了情天浮云,嬉水的闲姿映下了多情倩影。鸳鸯——夫妻——爱情。不论村姑还是闺秀,一样一针一线绣下同样的情怀;不论匠工还是雅士,一样精雕细琢镌下共同的象征。鸳鸯即使是随季节南来北往,如落叶乔木时枯时荣,然而那美好的爱情象征就如树根深深扎在人们的心园沃土里。屏南一条十几公里的溪谷,林茂境幽,水曲潭深,岩奇瀑美,成了鸳鸯的家园,溪又因鸳鸯的栖息而得名为鸳鸯溪。因果因果,这截溪流也就成了一条情根。  相似文献   
2.
禾源 《福建乡土》2010,(3):37-38
那眼泉有名字,而且是一个很本性的名字,“美女献花泉”。名字是村人取的。村人学着古人象形字的造字法,依形而托声。我凭着这个名字,站在与山泉对面的山上,仔细审视,觉得老祖宗眼真毒。  相似文献   
3.
正乡村让人入眼的仿佛还是那些土墙黑瓦,古街小巷,古井老桥。最有诗意的往往是鸡鸣晨炊,斜阳暮归。最美的是青山郭外斜,绿水村中过。从古至今,这些审美观仿佛成了一个个概念一样,代代相承。"天人合一"永远是炎黄子孙的文化基因。这种大同小异的审美观,如同一棵树长出的果子一样,吸着一样的天光地气,沐浴着一样的山风雨露。这些果子,不管是落地生根,还是育苗移植,在共同  相似文献   
4.
曾经的担当     
禾源 《福建乡土》2012,(4):14-15
这次从被誉为“理学之乡”的建阳回来,我在不停地反刍,不停地咀嚼着:“考亭书院、破石村、水吉镇、书林楼,还有古田库区的移民村……”“过化存神”的丝丝甜味,混入血脉通络周身;“南闽阙里”的气宇,让我立地的双脚有着历史根基的健稳;“理学之邦”的淡定沉着,足以让我神情清高致远。有形态与眼方可谋面,有声音与耳才能谋听,谋面谋听才知他们曾经的担当。  相似文献   
5.
虎将甘国宝     
禾源 《福建乡土》2014,(4):35-36
1709年农历五月十四日,对于一个村庄,或更多的村庄,这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当年也许就没有太多人在乎它。但这个日子对于甘亨贵这个家庭确实不同寻常,一家人早餐后,一声特别响亮的婴儿啼哭让本己热闹的清早顷刻安静了下来,接着奇迹出现,轰隆一声,后门的一堵墙倒塌了,接生的大娘抱起婴儿时,发现床前的地也陷下,凹下一个洗脸盆大的坑。  相似文献   
6.
禾源 《福建乡土》2015,(2):18-22
金木水火土,乾坤在五行;风霜雪雨日,四季青山韵;油盐酱醋茶,路舟相与还;古今多少事,一水诉风流。洪口,把屏南、政和两条溪之水一口吞吐,朝着山外诉说着山里的故事。金不管是晨曦中,还是在夕阳卜,金钟渡口总能听到铿锵有力的金石撞击声。随声而来,山路上出现了三三两两挑着山货的山里阿哥,金钟罩地的大石山,成了爬山过桥,一路艰难行走吆喝着的号子的感叹号。金钟山,金钟渡口!他把手中的镶铁拄杖扎实地击在石路上,随铛的一声,叹出一口气,拄着担子歇歇,就要到了,肩上沉沉的山货就会变成金钱。摆渡的阿爷长长一声咦——呀,把竹篙点  相似文献   
7.
禾源  凌影 《福建乡土》2009,(6):11-12
不知道哪个时代,那块原野的风那么大,一夜间能把小草吹洒到原野的各个角落;不知道哪个夜晚,哪一场雨,居然浇透了这块土地,让所有的小草发芽生根,绿了华夏大地十分之一的面积。卑微柔弱的小草,在这片土地上,根丝相牵相连,居然织成密不可漏的毡毯——草原。它,晒着日月,裹着土地,托着地上的人、牛羊、骏马、野鹿、狼群,……任凭历史的长河沉沉浮浮,跌跌宕宕,毡毯中的一切,总是豪情与雄鹰齐飞,真诚与白云相映,传唱着那天荒地老的歌谣。  相似文献   
8.
禾源 《福建乡土》2011,(5):7-9,12
“四平戏”俗称“庶民戏”,是一古老剧种。明末,从江西传到这个山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我带着感受蕴育四平戏这一梨园奇葩土壤气息的冲动,在那个山坳的村子里住了几天,走访了几位老者,旨在了解他们怎么传下古老剧种“四平戏”。  相似文献   
9.
"云盖中秋月,雨打元宵灯",这是天不遂人愿的一种感慨。感慨是对夙愿的另一种祈祷。数百年来,屏南县古镇双溪的灯会,就在这百姓的感慨和欢腾声中,波波折折,年复一年地走到如今。"元宵灯会佳节,普天共享良辰,满城清道除尘,四境张灯结彩。所有灯坪执事,尤当诸事铺陈……庆祝风调雨顺,万事胜意频传。"  相似文献   
10.
双溪古镇     
题记:双溪镇在屏南县的东北部,离城关18公里,从清初起一直到1949年前都是屏南县治,占地183.4平方公里,16610人。镇区人口近万,面积2平方公里。它从后梁乾化年间陆氏肇基至今,已有千余年,文物古迹众多,人文积淀深厚。清代县城除城墙外其余皆保存完好,有宋代建筑灵岩寺、完整的明清古街、古民居等。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溪铁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元宵灯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