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十六大以来我国跨入了特色民生建设新阶段,民生已发展成为包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在内的多方面多层级多样化的民众有序生活系统。在特色民生建设中形成的特色民生观,初步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特征鲜明的理论体系,不仅回答了什么是现代民生,而且回答了建设怎样民生和怎样建设民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寇志霞  窦孟朔 《前沿》2013,(10):4-5
党的十六大以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越来越达成共识。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民生建设的第一标准,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社会发展赋予党的历史使命。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民生建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评判、检验民生建设的成效,也就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尊重大学生的人格是平等民主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平等民主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握大学生主体的需要,给大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平等民主的原则必须坚持民主治校、民主治教的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推行民主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战略部署,彰显了民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搞好新时期的民生建设,必须树立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更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它表明我国民生已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全面升级。新时代民生需要已扩展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方面需要",反映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等"五种生活"的整体样态和发展要求,由此决定了必须统筹推进民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大建设"和突出"七有"民生保障重点,从而逐步迈向共同富裕的幸福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它表明我国民生已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全面升级。新时代民生需要已扩展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方面需要",反映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等"五种生活"的整体样态和发展要求,由此决定了必须统筹推进民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大建设"和突出"七有"民生保障重点,从而逐步迈向共同富裕的幸福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较大步伐,所有制结构不断得以调整,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别是在县城经济中.民营经济已成为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民营经济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必将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