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延安大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且被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建校以来,延安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为了认真地贯彻中共中央和教育部《“两课”贯彻十六大精神教学指导》、《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积极地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校的“三进”工作,学校各个部门高度统一思想、加强认识,健全了教学与管理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制订文件协…  相似文献   
2.
郝琦 《求实》2000,(11)
邓小平对新时期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内容要求、目标任务、方针原则、方式方法、组织领导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精辟阐述 ,充分揭示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为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根本指导思想。本文仅就其主要思想观点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青年妇女运动的历史证明: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妇女运动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妇女运动取得成功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扎实工作是妇女运动取得成功的优良作风。这些经验对新时期青年妇女工作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我国广大农村妇女进行社会生产动员的基本背景与特征的分析.强调指出在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妇女的积极性,必须建立以法律为保障、以利益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支撑的新的动员模式,从而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中.真正提升妇女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有自己的特殊性。我们今天探讨其历史必然性,既不应该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简单类比,也不应该生搬硬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个别论断,而只能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从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中寻求答案。一、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客观上要求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19世纪40年代,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从此,民族多难,人民痛苦,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中华民族并没有俯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对大革命失败以后执行的"左"的知识分子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制定了一整套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从而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积极参加革命。延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主要包括:纠正"左"倾错误,改变对知识分子的偏见;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大量吸收其参加党和军队的工作;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特长优势,营造尊重他们的良好社会氛围;等等。以上这些政策的调整和实施标志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逐渐走向成熟,同时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乃至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7.
郝琦 《探索与争鸣》2006,2(5):50-52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把真理性认识变为具体实践时表现出的政治品格、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毛泽东思想是延安精神产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延安精神是毛泽东思想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毛泽东思想与延安精神的关系,说到底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与革命精神,也即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考加分政策客观上加剧了东西部地区高考的不公平,造成了西部地区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进而对于基础教育的群体性失望.为获得高考加分,西部一些学校采取的"加分教育"措施,背离了基础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剧了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畸形发展态势.对此,必须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加大对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步伐和力度,使高考加分政策真正成为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公平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科学的理论渊源,它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谛的科学把握.它经历了一个成长、成熟过程.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才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独创性的三大理论成果,取得革命的成功和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同延安精神并行不悖,它深刻体现了延安精神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