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但是 ,“社会主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①。因此 ,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首先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自觉地承担起了这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他从抓社会主义的本质入手 ,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内涵。一马克思1875年撰写的《哥达纲领批判》 ,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共产主义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理论 ,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 ,其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消灭阶级…  相似文献   
2.
自70年代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婚恋观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对青少年的影响极大,其中一个影响就是:年轻人初次性行为的年龄普遍降低。有些学者认为,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与青年男女的乱交有关。由于历史上长期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致使当代社会女孩性伦理观的变化比男孩的更大。  相似文献   
3.
“自由”是孙中山“革命之学问”中的重要基石,是革命正当性的重要依据。孙氏的“自由”观由两个互相矛盾的内容构成:一是“自由”是人民不可剥夺的政治权利;二是在中国当时的革命环境中,要国家团体有自由就必须牺牲国民的个体自由权利。孙氏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是混淆了古代“自由”与近代“自由”的区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