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雷牡丹 《前沿》2014,(11):149-150
一定的社会控制,是为了维护公众的利益和实现社会的稳定,是重视人本的管理和创新。通常,政府会通过影响大众传播媒介来间接实现社会控制的正功能。而在现阶段,由于网络传播的不断发展,政府通过大众媒介实现正功能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难题,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薛蛮子事件中政府社会控制手段的分析来阐述政府在努力加强社会控制中存在的缺陷以及相对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探寻更为良好的社会控制的办法,以实现社会控制的正功能。  相似文献   
2.
雷牡丹  张铃鹿 《前沿》2014,(13):208-209
从西方女性研究的角度分析民俗学时,西方女性研究者认为类似于格林兄弟的民俗文本故事的创作者,是导致当代西方女性地位弱化、边缘化的主要原因。女性研究者认为,格林兄弟以男性的视角编辑创作文本,文本中形成了女性从属、被动的社会角色定位。如《灰姑娘》等故事中充斥了女性“弱者”的形象,表现出女性被动、从属的形象,女性必须要温柔、美丽、善良才能赢得幸福。这种男性创作者灌输的思想直接导致女性地位的特殊化,影响了未来数代西方女性的成长发展。笔者疑问,是文本的创作者影响了西方视野中的女性文化,还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因素影响了文本创作者?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者的研究观点是否正确?本文从民俗学的人类学派、仪式学派、结构主义理论以及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四个角度来反驳西方女性研究者的看法。希望通过这些理论,能够以新的角度看待女性研究问题,对西方女性研究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雷牡丹  陈立强 《前沿》2014,(15):216-217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贯穿整个中国文化体系,“和”文化映射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不同面貌形态展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说,“和”文化代表了中国形象,在现代中国的行为解构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中国人较为相似的特殊集体“情结”都是“和”文化的衍生产品,如春节大团圆、父慈子孝等等。本次论文,首先解析“和”文化的构成形态,即“不崇武”和“重自省”,二者奠定了“和”文化的基石;其次,通过二元对立的结构展现了“不崇武”“重内省”的实施过程,即用“和”来解决二元对立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最后,通过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分析,引导我们善于观察事物背后的文化涵义,以寻求解决当代中国相关问题的更好办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