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中东国家不属于典型的国家干预型,却在国家治理中普遍发挥干预经济的功能。从实际效果看,中东地区的国家干预方式在早期对于保护民族经济不受西方操纵、保证国内经济恢复和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中东国家在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各自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方面的特殊性,各国在经济干预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在经济领域,官僚主义现象严重,决策过于集中,缺乏经济民主。此外,中东国家普遍缺乏技术的控制手段和革新,在确定经济改革计划和发展方向时容易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左右。  相似文献   
2.
经济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经济发展同一进程中的两个不同领域,二者既有差异,也存在着某种共性,中东地区经济发展恰好是体现它们二者关系的典型案例。中东国家各自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现代化模式,但在新形势下经济合作成为中东各国发展现代化的共有特征。近些年来,不断上升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两种基本趋势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中东惟有在加强地区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开放的、面向全球的国际经济体系,才可能在强力竞争中找到生存的空间,避免被国际经济规则边缘化和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以及现代化与世俗化的关系,这一西方性话语最早是在西方被提出并从多角度进行理论诠释和反思。总体来看,伊斯兰教无论是宗教本身还是其相对应的社会的现代化均呈现出二元化的发展态势,即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共存。存在于伊斯兰教内部的"理性化"进程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到目前为止,其真正面貌并没有完全浮出水面。人们更希望面临现代世俗主义影响的伊斯兰教能在实践中体现出其能量和活力,这种以实际行动的方式对现代性所作的有力诠释是任何理论都难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4.
中东地区在历史上遭遇的技术挑战主要来自欧洲海洋技术的发展、3次技术革命的冲击和殖民主义的入侵。这些挑战导致中东传统的运输和贸易体系中断,中东在世界上的技术竞争力下降,形成以技术为核心的依附型经济。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中东继而面临新一轮的技术挑战。经过各国的努力,中东地区的技术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但技术滞后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要想摆脱这一状态,中东国家必须在以绩效为导向的政治、经济环境和适当的科学政策的前提下,有效管理和利用现有的人力与资源等有利因素,但这需要长期的努力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石油工业的大力发展,中东地区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在世界进出口商品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在国际贸易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但总体而言,中东经贸仍然保持其能源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的本质特征。通过与东亚、拉美的比较发现,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国家干预等因素对于中东经贸模式的构建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俄历来都有很深远的经济交往,其中在中俄边境的恰克图贸易持续时间长、规模范围大,成为中俄经济关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俄关系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从1728年《恰克图条约》签订开始,在之后的两百年间,俄国逐渐垄断了中国内地的陆路贸易。恰克图在清代中俄贸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中俄边境贸易的中转站。就对中俄边境恰克图贸易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东工业化滞后的原因除了缺乏西方工业国家所具备的4个条件,即市场制度的创新;法律和秩序的创新;政府政策逐渐由干预转向自由放任;对内通过圈地运动、对外通过殖民掠夺和对外贸易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外,主要是由于手工业与现代工业发展之间出现了断裂,二者难以相互扶持.此外,中东缺乏自觉发展工业文明的意识,以及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力两个动力要素.罗斯托对经济"起飞"问题的界定没有考虑到大多数后发国家的特殊性,中东国家的工业化道路是在工业化启动与经济"起飞"之间出现断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