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社会舆论监督与政治文明的关系出发,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面临着一个有效地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的问题。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社会正义力量,将在国家走向民主、富强、文明和社会和谐中发挥作用。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我国社会舆论监督权力的理论依据;2、我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舆论监督;3、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宗旭 《民主》1999,(12)
澳门问题的由来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国古老的越族先民就在澳门这片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里繁衍生息。他们择水而居,捕鱼采贝为生。近年在澳门出土的文物足以为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澳门归入南海郡番禺县。晋、隋、唐、宋等朝代,澳门分别由东官郡、南海县、东莞县及香山县所辖。南宋末年,这里是宋军与元兵作最后殊死抗争的古战场。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在兵败被俘经  相似文献   
3.
一封封唁电,寄托着哀思;一个个电话,表达出悲痛。民进中央名誉主席赵朴初先生去世后,民进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以各种方式悼念这位受人尊敬和爱戴的民进创始人之一的杰出领导人。朴老去世时,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正在贵州考察西部大开发工作。王立平副主席和陈益群秘书长陪同考察。他们对朴老的去世表示非常悲痛,认为是民进的巨大损失。当晚,民进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999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我们共和国历史上极具纪念意义的1999年即将过去,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祖国统一又向前迈进一大步,民进的政治交接进一步深化,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各级组织和全体民进会员正以崭新姿态迎接2000年到来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反响1999年底,湖南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向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汇报本年度议政调研成果。民进湖南省委会杨方俊副主委受湖南省副省长、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潘贵玉委托,代表民进省委作《构建社会稳定机制和动力机制的一项  相似文献   
6.
宗旭 《世纪桥》2015,(2):18-20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成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统一战线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问题研究,这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关于统一战线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本文分析和阐释了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的哲学意蕴、价值理念、时代内涵等,提出了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的实践要求,需要把握的目标、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宗旭 《学理论》2010,(2):131-13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任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基础。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形式——多媒体教学,开展了《基础》课教互动教学实践的探索,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增强了"主渠道"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宗旭 《学理论》2011,(5):211-213
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开展了对本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研究,首先就教学方法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开展了《基础》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宗旭 《当代贵州》2004,(18):8-10
经验:立足实际开拓创新 首轮"建强"工作,是各建强县(市、区)和省、地有关部门紧紧围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一主题,落实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思路的成功探索实践,并且初步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自信开朗,富于挑战,但部分大学生的某种行为有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对大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当今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塑造良好校园环境、增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势在必行。作者通过研究大学生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生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所在,来详细阐述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