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段时间,收入分配改革再次成为热点话题。早在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不仅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认为,非市场因素导致的“灰色收入”正在扩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因此,解决好“灰色收入”问题,将是防止国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通过对过去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率与资本存量增长率的比较可以看到,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经济增长率在多数年份高于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开始快于经济增长率,特别是从2008年开始,两个增长率出现了巨大的分野,资本存量增长率急剧上升,经济增长率逐渐走低。这说明资本产出率在急剧下降,背后隐含的因素是投资过度带来的资本效率的下降和增长的放缓。  相似文献   
3.
本报告依据四次全国范围企业调查数据,建立了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对2006-2012年期间全国29省区市的企业经营环境进行了评价.这期间各地企业经营环境总体呈改善趋势.调查发现,政府行政公开和公平性问题、税费负担问题、及人力资源短缺、贷款难、法制环境不健全问题,仍然使相当部分企业面临经营障碍,迫切需要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来解决.此外企业经营环境在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之间、大型和中小微型企业之间差异明显,政策的公平性有待改善.调查还发现资源性、垄断性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企业经营环境尤其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4.
中国已经走过了30年的体制改革历程.回顾这30年改革,特别是与另一个转轨大国俄罗斯进行比较,中国改革的成绩和缺陷都能够看得更清楚.中国改革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她带来了迅猛的经济发展,成就了中国的崛起,而且在于这个改革惠及了大众.这个改革的缺陷,也不仅在于她是一场尚未完成的改革,在许多方面还显现出不彻底性,而且在于蛋糕做大了,但分享蛋糕的人变少了.其惠及大众的特征有逐渐丧失的危险.清楚地分析中国改革的得与失,才能正确地判断我们目前面临的状况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王小鲁 《党政论坛》2013,(22):12-12
介绍新思路。王毅在美期间会见的各国代表团来自五湖四海,这与中国外交“以大国为首要、周边为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总体布局保持一致,同时也折射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积极主动风格。通过向各国官员全面阐释中国外交思路和理念、  相似文献   
6.
我国收入差距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由于存在大量常规统计以外的居民收入,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中存在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居民人均收入被大幅度地低估了。这将严重影响对国民收入分配实际状况的判断。灰色收入的大量发生说明问题出在制度层面,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干部素质和社会风气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通过制度改革堵住漏洞,理顺机制,从根本上防止腐败蔓延,也才能保护大批干部。  相似文献   
7.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2000年报告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我国正处在市场化转轨的进程中 ,但市场化程度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很不平衡。为了对我国各地区的市场化相对进程做出基本的判断和把握 ,国民经济研究所几位学者在近期对我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进行了研究。该研究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 ,从 5方面共 19项指标构筑指标体系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从多方面综合反映了我国市场化的程度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市场化进程。本刊发表该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供各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公众注目的焦点。本文扼要讨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变动趋势、面临的问题,并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若干政策调整和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收入分配向何处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扩大研究我国的收入差距,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分析:即不同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以及城市和乡村内各阶层居民的收入差距。中国在经济改革以前,由于实行统一的工资政策,城镇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相当小。在农村,同一个地区内的收入差距也相对较小。但城乡间有非常大的收入差距,地区之间也有明显差异,在改革初期的1980年,中国的吉尼系数为0·320,在世界上收入差距排序属于中低水平。经过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改革,农民收入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吉尼系数到1984年曾一度下降到0·257,进入世界上收…  相似文献   
10.
改革20年和今后20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改革 2 0年来 ,高储蓄和高投入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但更重要的因素是改革带来的资本形成效率的提高。由于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投资效率继续提高的潜力仍然很大。加之技术进步的加快和外资投入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今后 2 0年我国仍然可能保持 6% -7%的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