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项乔体会“四书五经”之言,就是体悟圣贤的心学,进而融通义理。他认为,阳明发朱熹之所未发,“致良知”是其独创之见。良知作为天理而主于虚,虚能容物,推致良知于事物。虚实一源,显微无间。项乔的“致良知”“求放心”之学,是在圆融孟子、《中庸》和阳明心体学,并融通朱熹的观点而阐发自己的独创见解,进而探索理气和道器的关系。项乔融突和合程朱理体学与陆王心体学旨在归本圣贤经典的理想人格,高扬随事在物即行的德性,终成心体学的事功学。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是提升核心价值理念、道德情操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以及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安顿感的需要。和谐、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和首要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心、民族魂的表征。化解人类冲突,构建和谐世界需要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3.
温儒敏:现在有些青年太功利,又太老成,好像缺少一点青春气息,五四那种理想、朝气与活力,能否再给青年人一些召唤呢?劳凯声:功利主义不仅仅是青年人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问题,大家要共同面对。张立文:在激烈竞争等因素的作用下,青年人为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人生价值,出现一些功利主义,也不足为怪。  相似文献   
4.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在这场大灾难中中国人所表现的"大爱无言,大德无痕,大责无疆"的高尚精神.其实是在新时代以新理念弘扬了孔子的"仁者爱人"的精神.仁爱,既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和首要价值,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基本价值观.同时,以仁为人的最高道德原则和人生价值理想,构成了生生不息的仁学.这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所在,亦是人之所贵,此乃汶川大地震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5.
邵雍从三皇、五帝、三王、五伯的异化、异教、异劝、异率中论述其政治价值理想、为政治国的政治哲学原则、政治导向、政治措施,以及如何化民、教民、劝民、率民等,有一整体性政治设计.这种政治设计需要理论思维的支撑,经典文本的依据,才具其合理性、合法性和权威性.邵雍的天学与人学的圆融无碍,使其先天象数推步之学与后天理性命人文之学得以妙凝和合,为宋明理学开出线路,具有筚路蓝缕的历史价值.邵雍之所以如此,是与其思想世界的大气、价值理想的幽远、人文情怀的崇高、安身立命的关切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对周敦颐哲学思想的评价,历来分歧较大,究其源,是对于“无极”、“太极”等范畴的不同理解。由于周敦颐未对“无极”、“太极”作明确界说,为讨论增加了困难,今试作辨析,就正于方家。 一、儒、释、道论“无极”与“太极” 在以往的论著中均以“无极”这个概念见于《老子》第二十四章:“复归于无极。”“太极”这个概念见于《周易·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周敦颐把  相似文献   
7.
内圣外王新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圣外王之说,是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它的多样性与相对性、效用性与理想性、冲突性与融合性三特色,厘清了中国“内圣外王”理念的发展理路,凸现了各个阶段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其各自的特色,揭示出“内在外圣”的内在意蕴。自身缺陷以及价值理念,终极关切,从纵横互补中梳理中西古今内圣与外王张力和融突,使现实的伦理道德建设与国家民族的事功伟业得以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8.
魏晋特殊的社会状况催生了王弼以无为本的玄学。在本体论上,王弼以《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为依据,声称天地万物以无为本。接着,王弼进一步追究万物存在的原因,在价值观上"崇本息末"。王弼贵无论将《老子》被万物生成论遮蔽的本体论度越为宇宙生成论与本体论的融合。在此基础上,王弼由"言意之辩",通过卦、卦象来体察意义,由此"得本知末"来体认"崇本息末"。"崇本息末"和得意忘象的形而上学经过性情善恶之辩,最终落实到社会层面,那便是名教本于自然。  相似文献   
9.
真正原创型的文化创新,需要有古希腊哲学家从一滴水中发现世界的本源,或从把火中追究到事物背后那个本质的东西的那种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仰望天空,激起对神秘之天穷究的热情。战国时屈原作《天问》,追究灭是什么?天有几重?灭之上是什么?天的形状是什么?天安放存那里?以及天的颜色等等,唐柳宗元作《天对》,对屈原的《天问》作出回应的解释,直到南宋陆九渊少年时问他的父亲:“天地何所穷际?”父亲笑而不答,陆九渊“遂深思至忘寝食”。这种“思而弗得,弗措也”的术追究到底决不罢休的精神,是一种原创精神。无论是自然科学的创新,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都应该具备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首先要明确中国文化的源泉。我认为这个源泉在人民大众当中,在社会生活当中,在人民的创造活动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