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3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养老保险参保质量事关“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水平和保障力度。当前,养老保险参保率已达90%以上,参保规模庞大,但养老保险参保质量不高,制约着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提高和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参保结构与就业情况不符、人群全覆盖目标尚未实现、主体间责任分配不均衡、缴费参数调整不及时等。因此,需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采取优化参保结构、创新经办方式、协调主体关系、改革缴费参数等措施,从总体上提升养老保险参保质量,增强养老保险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2.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要求协调好人口集聚与地区差异、培育经济增长极与追求空间正义、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总量增长与结构转型、发扬本地优势与融入全球市场这五对矛盾关系。瞄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重点明晰区域协调发展的三个重大问题,即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以高质量发展确定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共同富裕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以新发展格局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动能,最终可统一归结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为了更好地以区域协调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亟需顺应经济规律,引导人口空间再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进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普惠性,推动绿色低碳成为主流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3.
4.
党的二十大为今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了宏伟蓝图。推进中国区域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区域面貌集中体现了社会现代化水平、区域环境深刻塑造了经济体发展韧性、区域实力高度决定了国家发展潜力。瞄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在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厘清中国区域发展的未来重点任务,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中国式现代化,正确认识并深入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区域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和区域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