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提高直接税比重是优化我国税制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实现途径,但可能同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产生影响。当政府降低消费税,如果维持长期总税收不变,那么不管是提高工资收入税税率还是资本收入税税率,经济中的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缩减;从长期看,提高直接税比重会降低消费者福利,但是转型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代际受益。相比于提高资本收入税,提高工资收入税税率在长期给经济增长和消费者福利带来的负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迎接澳门回归,展望澳门经济发展前景,推动鄂澳经济合作,中南财经大学港澳台经济研究所特邀湖北省委宣传部、省社联、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单位举办了“澳门经济前景与鄂澳经济合作”理论研讨会。中南财大副校长王寿安教授,宣传部邓以新教授等领导也出席了本次会议。王校长首先致辞并肯定了港澳台经济研究所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强调社科研究应为现实服务。港澳台经济研究所所长戴武堂教授作主题报告,蔡玲博士、胡雪萍副教授等也做了专题发言。本次研讨会着重讨论了以下问题:一、澳门经济特色与经济定位澳门经济特色是决定澳门经济前景…  相似文献   
3.
“上门经济”的兴起,既反映了消费习惯的转变、生活品质的跃迁,也体现了我国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说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缩影。当前,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消费能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仍不稳定、市场投资信心较为不足、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应尚需完善等,是服务性消费需求扩张的制约因素。因此,应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同时发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战略来刺激消费需求,进而达到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使用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2013年和2018年的住户调查数据,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特征及其人力资本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城镇人均收入高于农村且内部差距更小,城乡收入差距随着收入分位点的上升而下降,且低收入组两年间的城乡收入比率上升幅度较大。总体不平等指数两年变化不大,组间差距有所下降,但组内差距有所上升。由于城镇人口和收入占比较大,城镇对全国不平等指数的贡献大于农村,且两年有所增长。从总体收入函数的分解来看,城镇和教育变量是总体收入不平等的主要贡献因素,城镇变量系数随着收入分位点上升而下降。教育是城乡组间收入差距禀赋效应的主要贡献因素,总体随着收入分位点的上升其禀赋效应越大,2018年中间收入群体的教育禀赋效应是最大的,系数效应随着收入分位点的上升而下降。  相似文献   
5.
地区产业结构有两种含义 :一是某地区内的产业结构 ,即某地区内部各产业及其相互关系 ,直接决定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反映地区内的分工与专业化状况 ;二是地区间的产业结构 ,即通过产业关联而形成的地区经济关系 ,这是影响地区经济利益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 ,反映地区间的分工与专业化状况。导致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 ,一方面各地区内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差异直接引致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差异 ,另一方面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将通过产业结构的空间结构效益及区际利益分配这一传导机制影响地区经济差距及…  相似文献   
6.
7.
为迎接澳门回归.展望澳门经济发展前景,推动鄂澳经济合作.中南财经大学港澳台经济研究所特邀湖北省委宣传部、省社联、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单位举办了“澳门经济前景与鄂澳经济合作”理论研讨会。中南财大副校长王寿安教授,宣传部邓以新教授等领导也出席了本次会议。王校长首先致辞并肯定了港澳台经济研究所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强调社科研究应为现实服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