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刻地展示了一种反思、批判及超越的哲学视角。"以人为本"的核心发展理念正是对"属人"的社会本位的回归及价值理性的重塑。在全球化的今天,"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建构成为密不可分的领域,而能够放眼世界的科学发展观则是密切联系二者的纽带。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性矛盾和问题的凸显,跨国公民社会针对种种全球性议题在全球环境中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及抗争。当全球公民社会概念进入主体世界,来自国际学术界的现实主义、结构主义和转型主义以不同的视角,就全球公民社会应该与全球治理体系、市场体系保持何种关系上展开了争论。然而,理论界该如何化解带有地缘性特征的跨国公民社会运动、国际非政府组织活动在行动理念及价值取向上存在的张力呢,从实践的角度看,逐渐形成了制度化、协商化、理性化的世界社会论坛,可望为全球公民社会整体性概念的生成和促进全球社会转型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蒲文胜 《学理论》2011,(34):242-24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理论武器。针对以往"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的诸如回避现实议题,理论强行灌输,忽略大学生年龄、心理及时代特性,视受教对象为"被动主体"等等",原理"课教学改革应突出实践教学部分,使学生能够学为所用,同时,丰富教材内容,使之成为生动有趣、时事性强,学生喜爱的课程。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刻地展示了一种反思、批判及超越的哲学视角"。以人为本"的核心发展理念正是对"属人"的社会本位的回归及价值理性的重塑。在全球化的今天",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建构成为密不可分的领域,而能够放眼世界的科学发展观则是密切联系二者的纽带。  相似文献   
5.
全球公民社会话语的类型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全球公民社会的讨论及研究已成为热点.不同权力、利益背景下的人们对全球公民社会的理解并不相同.在全球公民社会话语及行动分类方面,帕特里克·邦德认为公民社会关涉全球经济并反映出不同政治意识形态,他把全球公民社会划分为全球正义运动、第三世界民族主义、后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等类型.而作为对"自上"与"自下"全球公民社会予以全球民主、社会转型及解放的可能性探讨,全球公民社会研究一方面关注全球公民社会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及意义;另一方面关注全球公民社会反对国家霸权、资本霸权的行动及策略.而且,基于对全球公民社会的质疑广泛存在,每一种理论本身都在反省全球公民社会这一命题的自洽性,形成一种批判的全球公民社会话语.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刻地展示了一种反思、批判及超越的哲学视角。"以人为本"的核心发展理念正是对"属人"的社会本位的回归及价值理性的重塑。在全球化的今天,"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建构成为密不可分的领域,而能够放眼世界的科学发展观则是密切联系二者的纽带。  相似文献   
7.
蒲文胜 《前沿》2010,(11):42-46
在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力量的现实交锋下,就何谓全球化或应寻求怎样的全球化问题再次引来热议。当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新自由主义,批判极端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模式的同时,日益高涨的反全球化运动使人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可能性”。由此,一个全新概念“全球公民社会”进入人们的研究视域,人们期望以此作为全球化理论的新分析工具,并结合现实的反全球化运动寻求全球化的替代方案,寻求人性化的、正义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