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的制度障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萃 《电子政务》2005,(13):45-50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但由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制度上存在的薄弱环节,所导致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本文全面总结了在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与管理运行中,已经出现的一系列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独特制度现象,如:电子政务资源开发规划上的“各自为政”状况,电子政务资源归属上的“部门私有”管理格局,电子政务资源配置上的“纵强横弱”现象,以及电子政务资源建设的“技术驱动”模式等,并针对上述独特制度现象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2.
纪文华  黄萃 《河北法学》2006,24(11):65-67
近年来兴起的区域贸易安排,虽然对国际贸易不无贡献,但是对世贸组织(WTO)所构建的多边贸易体制亦产生了诸多冲击,争端管辖冲突问题就是其中一例.首先介绍WTO与RTA管辖冲突以及协调原则,此后基于墨西哥饮料案这一涉及管辖冲突的WTO法律实践进行了法律分析,最后就当前在RTA谈判实践中应当如何处理争端管辖冲突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际组织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特定的目的和任务,根据共同签订的条约而建立的一种常设性办事机构.当代国际社会存在职能各异、规模不一的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4.
从政府网站融资渠道角度指出网站信息服务外包的必然性,分析了网站信息服务外包的运作特点与构成要素,并从政府、承包方和用户的角度探索了政府网站信息服务外包的利弊,总结加强外包管理、规避外包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江  刘源浩  黄萃  苏竣 《公共管理学报》2015,(2):138-144,159
政策文献计量是一种量化分析政策文献的结构属性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将文献计量学、社会学、数学、统计学等学科方法引入到政策分析中,以揭示政策主题、目标与影响,政策主体的合作模式,以及政策体系的结构与演进。政策文献计量起源于文献计量,但不止是文献计量方法在政策文献中的迁移(如时间序列分析、共词分析、网络分析等),也是对文献计量方法的创新(如参照分析、分布规律、知识扩散等)。政策文献计量适用的研究问题包括:政策分布特征(包括时间分布、效力级别分布、文种分布等)、政策主题变迁、政策主体合作模式、政策体系的结构与演进等。从研究方法上看,政策文献计量属于描述性推论,即利用观察值来推导难以直接观察到的结论。最后,总结了政策文献计量的优势与劣势,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2006年4月19日和21日,WTO进行了本年度最重要的一场审议———中国首次贸易政策审议。基于这次贸易政策审议,本文针对中国首次贸易政策审议进程进行评述,从政务公开机制、政府部门政务透明意识、政务信息公众获取方式等角度,分析TPRM对中国政务透明度的外部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策文献量化研究:公共政策研究的新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萃  任弢  张剑 《公共管理学报》2015,(2):129-137,158,159
本文厘定了政策文献量化研究的概念和范畴,政策文献量化研究将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网络分析、图论、知识图谱等相关研究方法引入政策分析领域,并根据政策文献内容与外部结构要素的特性,对相关量化研究方法进行拓展与创新,从而实现政策文本内容语义的编码分析、以及对大样本量、半结构化政策文本的计量分析,揭示政策主题的变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组合、政策过程的主体合作网络等公共政策研究问题。并运用政策文献量化研究,结合质性研究方法,对政策变迁、府际关系、政策关联等进行了研究示例,可实现对质性研究的判断进行补充、验证与完善,可进行客观、可重现、可验证的公共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8.
纪文华  黄萃 《法学》2006,(7):37-42
对于WTO与FTA管辖权竞合问题,WTO没有规定,而FTA对此则采取了协调办法,即规定了“管辖权排除条款”。通过对WTO实践“墨西哥饮料案”和DSU现行规则有关WTO管辖权问题的梳理,从三个方面分析了FTA为处理管辖权竞合所采取的“管辖排除条款”有效性的若干问题,并建议我国在FTA谈判中处理管辖排除问题应“采取灵活和务实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1931年1月,“台湾放送协会”在台湾总督府的许可下成立,标榜为“公益法人”,却采取种族歧视政策,剥夺多数台湾人的广播收听权利,加之广告业务受阻,其经营状况不佳。在日方“精心”安排下,“台湾放送协会”加入日本主导的“东亚广播圈”,作为半官方机构垄断经营岛内广播业的同时,在1937年7月后极力谋求对中国大陆的播音与势力扩张,成为日本电波“南进政策”践行者。“台湾放送协会”一方面将针对中国大陆广播的政策由消极防范转为主动进攻,提高发射功率,建成对岛外播音的专台,播送所谓“兴亚之音”;另一方面派遣职员加入日军录音部队,协助日军建设华南广播网,推销日本制式收音机,将华南广播业纳入“台湾放送协会”系统,积极融入日本帝国主义的“东亚广播新秩序”。“台湾放送协会”作为日本侵华战争宣传机器的性质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