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何永松 《理论导刊》2023,(12):103-108
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有效选择。各自为政作为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治理常态,存在协同乏力、治理内卷、资源浪费等弊端。提升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治理效能,需要通过发动公众参与、聚焦治理方式、构建互惠机制、创造议事条件等做法,着力打造一种有效的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共同体模式。确保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共同体持续发挥作用,应突出长效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吴重庆先生提出的“无主体熟人社会”理论,描述了当前青壮年劳动力主体在农村社会的缺失状态,分析了社会关系演变中的病变问题。但是,作为一种新近理论,“无主体熟人社会”在其源起、阐释和特征等方面的概括,仍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4.
南充市嘉陵区双桂镇下辖的17个村,因财务管理混乱,个别村干部乘机贪污、挪用公款,群众对此意见很大。1999年该镇党委、政府、纪委联合行动,规范村级财务,狠抓案件查处,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弹性治理是一种相对灵活的治理方式,能够弥补刚性治理失灵。基层政府视弹性治理为"接地气"的举措,误以为弹性治理必须重新设计方案、按自己意愿行事、产生的效用无可比拟、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纠正基层政府弹性治理的认识误区,应做到合理预判弹性治理的实施效果、坚持以刚性治理为重点确保弹性治理方式适度运用、吸纳多元主体共议弹性治理决策方案、强化基层政府弹性治理中的责任落实,才有助于提升基层政府的应变与善治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大数据人才政策进行调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各级政府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也随之越来越多,但激发大数据人才干事创业活力等方面的政策还需不断调适。为此,相关部门要通过拓宽引进培养方式、加大干事创业激励力度、构建安居乐业服务保障体系、规范考核评价体系等路径,探索构建完善的大数据人才政策体系,以满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进而激发大数据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7.
乡村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要求,推进乡村文明建设,需要借助标语传递正能量。标语作为看得见的景观,能够为乡风文明建设树立风向、注入驱动力、提供评判标准,有选择性地发布标语,是乡村地区重要的价值引导方式。标语具有明显的规范性,也是社会治理的常见选择,近年来乡村标语问题仍待重视,尤其是标语内容粗俗、标语编排失范、标语场景欠妥、无用标语尚存、广告标语混杂等问题的上演,对乡村文明建设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确保乡村标语真正"达标",需要从严审核标语题材,强化标语规范程度,注重标语宣传场景,清理过期失效标语,整治广告标语乱象,通过营造良好的标语环境,树立乡村文明新形象。  相似文献   
8.
何永松 《理论月刊》2012,(8):171-173
《理论月刊》2012年第2期刊发了郑州大学刘兆鑫讲师《好政府不能"有求必应"———对政府回应性逻辑的质疑和超越》一文,文章主要探讨了"政府回应性的逻辑谬误"、"用责任性取代回应性"和"从政府责任到公共责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文章中刘兆鑫讲师认为走向复杂治理的公共行政不能以回应性为逻辑,提出了好政府不能"有求必应"这一主张。在其理论分析中,要以政府的责任性来取代其回应性,进而走向公共责任。相关分析缺乏科学推导之处,在此试着提出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基层政府回应的被动性、随意性、模糊性等做法,明显暴露了行政决策的偏好问题。政务公开是政府回应的基本原则,当基层政府不愿公开信息、不想多回应时,多以“不便回应”为由进行搪塞,并表现出滥化的趋势。“不便回应”现象主要表现为案例细节压缩性公开、拒绝媒体跟踪采访、遇到问题兜圈子、处理结果成谜等做法。溯其缘由,与思想认识不够深刻、工作开展不够周到、互动渠道不够顺畅、群众评价不够重视有关。这一现象将一定程度地降低基层政府公信力,诱发网络谣言的传播,疏远干群之间的距离。强化基层政府“不便回应”现象的治理,需要从思想认识、责任担当、官民互动、民意参照等方面做出跟进,以实现基层政府回应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