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法律   8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作为职业辩护人的律师在现代刑事诉讼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远未得到贯彻,律师的作用局限在很小的空间。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的调查报告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为律师界乃至法律界提供了宝贵的数据。编辑部谨向他们的严谨务实和辛勤劳动致以敬意。鉴于原文较长,编者作了技术性删节。  相似文献   
2.
立法没有规定撤回公诉制度,但司法解释对这一制度予以了规定.司法实践中,撤回公诉的主要原因来自证据方面,公诉证据标准难以精确把握、实质性公诉审查缺位、案外因素影响起诉决定等因素会导致少数已诉案件无法定罪.刑诉法修改后,控辩对抗的增强、证人出庭力度的加大、非法证据的排除等变化也增加了案件处理的变数.诉讼经济、传统文化、考评机制等原因,又使得一定时期内不可能用无罪判决来处理全部无法定罪的案件,而只能以撤回起诉作为并行方式.对撤回公诉予以程序规则,是检察机关有效应对质疑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证据开示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确保控、辩双方以客观证据为基础开展诉讼,有利于明确诉争焦点,节约诉讼资源,并可以促进不起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准确适用,加强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该制度在试行中也出现了证据突袭、证人证言发生改变等实际问题,尚待于进一步研究论证,通过适当修改,使此项制度更加完善可行。  相似文献   
4.
执法环节释法说理是司法活动的内在规律,是自然公正、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是司法决定获得信任、信服和信赖的重要途径。当前检察执法环节释法说理工作存在主动性、自觉性不强,说理不全面、不充分、不规范,说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全面加强检察执法的说理性,进一步扩展释法说理的范围,选择恰当的说理方式,同时也应注意必要的限度。  相似文献   
5.
恢复性司法的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性司法不仅成为处理犯罪问题的较好方式,还成为帮助村落社会成为更加尊重权利、学习如何成为民主社会的一种方式.恢复性司法最大的前景不在于它比法院审理或者辩诉交易更有直接效果,而在于较之传统的刑事司法,是对犯罪有效干预的承载工具.有越来越充分的证据表明,恢复性司法本身对于减少重新犯罪有直接效果.有关恢复性司法的文献越来越有力地说明,还能够通过更多的正义和当地社区更多地参与决策来减少犯罪.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了公安机关实施刑事拘留的基本时限、延长期限及理由。据之,延长拘留期限的情况分为两类:一是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至四日;二是“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①上述规定使公安机关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获得较长的侦查时限,但在实践中给人的印象却是“被严重扩大化,几乎所有犯罪,侦查机关都是在接近30日时才报请检察机关审查批捕。”有的检察人员在审查批捕工作中发现,侦查机关在7日内提请批准逮捕的一例都没有。[1]应该说…  相似文献   
7.
刑诉法修改后,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提前,犯罪嫌疑人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进一步得到立法保障。在实践中,犯罪嫌疑人上述权利行使状况有所改进,但仍存在着告权状况不佳,律师会见率较低,在押人员聘请律师方式单一等具体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进一步保障犯罪嫌疑人获得法律帮助权利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8.
英国不起诉司法审查制度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审查是英国制约检察机关起诉工作的重要途径,起诉和不起诉决定都可以成为司法审查的对象。英国检察机关在个案中通过司法审查实现向法律和当事人负责,以此弥补检察机关在整体上向议会负责的不足。长期以来,英国高等法院倾向于不愿意介入审查起诉裁量权,被害人通常也得不到成功质疑不起诉决定所必需的决定理由,司法审查监督不起诉决定的作用相对有限。近年来,英国法院审查不起诉决定的意愿有增强趋势,这促使检察机关对提供不起诉理由做出改进,并在合法合理行使起诉裁量权方面日益面临压力。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司法实务中非法证据的概念尚不清晰,当事人和司法人员理解各异。 选取当事人提出的非法证据排除申请作为切入点,并聚焦证人证言类证据为研究对象,经数据收集和分析后发现:实务中的证言排除情形对非法证据排除制度设计的价值目标覆盖比较全面,法官审查时体现出司法能动性,行使裁量权的幅度较大,形成了证据排除实践的丰富样态。同时,制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庭前解决争议比例小、对证据排除效果的评价标准待商榷、因非法证据概念模糊造成的裁判尺度不一等问题。应立足非法证据排除的价值目标,明确裁判思路和裁量尺度,推进制度开展。  相似文献   
10.
刑事立案监督是检察机关履行诉讼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实证数据表明,立案监督对监督侦查权发挥了制约功能,但也若干立案监督案件后续未被提起公诉,对此,需结合我国刑事立案标准的内涵和司法规律予以正确理解,避免单纯以后续处理结果评价立案监督工作质量的倾向。利益权衡原则下侦查资源的合理分配、侦查机关绩效考核指标的运用以及立案监督工作对检察机关自身的影响等,均要求正确理解立案程序价值、科学启动立案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