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法律   16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8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组织犯是位于实行犯的背后,实施组织、领导、策划和指挥行为的幕后者,其对实行犯实现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具有“支配或控制”作用,因而具有正犯之性质;也正是这种“支配或控制”性要素的存在构成了组织犯承担刑事责任的正当性根据。鉴于我国立法和对组织犯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及范围不明确,司法实践状况比较混乱,应以“支配或控制”要素的有无和“支配或控制”力的大小为根据,确定组织犯刑事责任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2.
论公司资本制度的刑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资本是公司的信用。但现实生活中 ,公司资本犯罪却屡禁不止。本文从其特有的社会危害性入手 ,探讨了公司资本制度刑法保护的必要性及基本原则 ;并借鉴国外立法例 ,反思了相关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3.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违反政府颁布的毒品管制条例,未经许可并依合法途径获取、占有受到管制的麻醉药品或精神药物的行为。“持有毒品”作为一种状态,无论是基于贩卖、走私、运输之目的,还是吸食等其他目的而取得毒品,均可在一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范围内表现为一种“持有”状态;因此,非法持有毒品罪所关注的是那些非出于贩卖、走私、运输之目的,或动机、目的不明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犯罪适用死刑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正义、效益、人道这三种刑罚的基本价值来看,经济犯罪适用死刑不具有合理性,但是,由于人们对价值的误读,我国经济犯罪的现状与合理性之间体现出事实与价值的相互冲突。基于现实国情及对价值的热爱与追求,我国经济犯罪死刑的立法完善可分三个步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价值的追求是永恒的过程,但我们需要价值的指引,以具备对生命应有的姿态。  相似文献   
5.
疑罪之司法抉择的学理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罪是指司法机关对被告人是否犯罪、罪行轻重疑惑不决、难以确证的情况,是司法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常见现象。对疑罪的之司法抉择原则,在人类社会刑事司法史上,有“疑罪从有”与“疑罪从无”的对立立场。“疑罪从无”的法律思想和司法原则被现代文明国家的刑事立法与司法普遍认可,是现代刑事司法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之一。“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事法律“有利被告”思想的表现,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内容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拟立足于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从法哲学、刑法学、经济学、社会心理、诉讼制度等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证了商品经济与经济犯罪之间、发展商品经济与打击经济犯罪之间的关系问题。作者指出:(1)我国当前商品经济的存在与发展,并不决定经济犯罪的存在与蔓延,恰恰相反,它是最终减少、消灭犯罪的积极推动力量;(2)当前经济犯罪的存在与蔓延,是对我国商品经济健康发展的极大破坏。因此,我们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同时,必须坚决有力地打击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政法委执法监督职能的初步梳理,揭示出政法委执法监督的预设功能和实际功能在实践中发生了相当程度的背离。进而运用韦伯评价社会行为是否理性的标准,分析了政法委执法监督职能的正当性。最后指出,政法委的执法监督职能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留,但需要在执法监督的程序设置、案件范围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8.
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及中国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20,自引:0,他引:120  
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是其制度化的根据。以恢复正义为核心 ,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包括公正价值与效率价值。通过新西兰、英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刑事和解制度的考察 ,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在现行法范围内 ,刑事和解的近期方案的设计可以以刑事自诉与交通肇事案件的调解制度为背景。中期方案的设计可在对微罪不起诉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刑事和解的对象与范围、适用条件、提案与受理、过程调控、法律处置诸方面。刑事契约一体化则构成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的远期方案  相似文献   
9.
《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对合同法律关系的调整和保护,然而对于经济生活中利用合同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仍需要刑法予以调控,本文正是基于对我国刑法第224条所规定的合同诈骗罪的探析,从立法和司法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建议,以使刑法对合同诈骗犯罪的调控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0.
世界法制发展史表明,在两大法系相互借鉴、日趋融合的过程中刑法判例,是与刑事诉讼法判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即那些能解决刑事实体法规范适用问题的判例的价值受到普遍的认可,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作用日益加强。我国的刑事法制现代化不能忽视刑法判例的世界发展趋势。在我国的刑法判例研究与适用中断近半个世纪之后,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刑事诉讼法的修订,使我国刑事诉讼机制的运行实现了公正与效率双重价值;而刑法典的修订,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弥补了我国刑法典人权保障机能的缺陷。“两法”的修订,明确了我国刑事法律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