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政策法制化经历了建国初期的探索起步、文革时期的停滞不前、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蓬勃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政策法制化的重要启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乃至革命胜利前夕就着手对旧中国新闻事业进行改造、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前瞻性举措、党的新闻政策的稳定性为新闻法制化发展提供保证、领导人先进的新闻思想能促进和催生新闻政策的法制化、党的正确领导为新闻政策法制化发展提供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2.
罢工现象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工权利意识的增强,由罢工而产生的劳资冲突更是激烈.罢工权的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无序走向有序、从禁止走向合法的历程.这个过程彰显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所着重表现出来的不同权利属性,也承载着历史对其不同的评判——从立法禁止到被人权法确认.虽然国际法上把罢工权确立为一项人权,但其在各国的发展程度不一.罢工权入宪是罢工权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罢工权与资方与政府为各自的利益博弈的共赢结果.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提高,我国网民数量不断上涨。截止2015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达到88.9%[1]。可以说,网络新媒体尤其是移动新媒体已经很深刻地影响着转型、深入改革时期的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网络信息的快速流动、便捷获取,以及公民的权利诉求意识不断增强,以网络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新媒体事件不断发生,其  相似文献   
4.
新闻舆论监督司法活动是其职责表现,也是公民知情权实现的途径之一。但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活动在追求社会正义这个终极目标上具有一致性的同时,新闻自由又与司法独立存在天然的对立性。新闻舆论监督干预司法而产生的冲突是由于权力的扩张、角色的错位、价值的冲突、利益的驱使、运行规则的对立等多种因素导致,要正确平衡二者的关系,必须从整合行政、司法、媒体三者的关系,完善新闻立法,规范司法、媒体的行为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向长艳 《学习论坛》2006,22(5):78-80
有限合伙的设立应遵循“从严登记,持续监管”的原则,并建立持续不断的监管机制。一方面,形式审查对合伙人进行了资格认定和审查,排除不适格主体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强制登记又起到对外信息公开、对内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向长艳 《理论探索》2011,(1):138-140
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现,是对传统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发展,新闻自由权的权利主体包括新闻媒体和公民。天赋人权是新闻自由的自然权利基础,人性尊严是新闻自由的个体性权利基础,人民主权是新闻自由的民主权利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现,是传统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延伸和发展。新闻自由权的权利主体包括新闻媒体和公民。天赋人权是一切人权理念的真谛,自然权利是新闻自由权最原始的权利基础;人性尊严是新闻自由作为个体性权利基础;新闻自由作为一种民主权利则演绎的是公民及媒体对监督政府而产生的制度性权利基础。  相似文献   
8.
媒体低俗之风的蔓延之势令人堪忧,而低俗标准的难以界定成为抵制媒体低俗之风的障碍。低俗既属于道德范畴,也是一个法律概念。低俗内容应包括:侮辱、诽谤.揭人隐私;淫秽、色情,暴力、凶杀等不良信息,前者是对名誉权的侵害,关乎新闻法制的发展,后者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规范媒体低俗之风,除了媒体自律之外,加强相关立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有限合伙是介于普通合伙和有限责任公司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企业形态.在我国的经济实践和地方立法中,有限合伙作为投资者可选择的企业形式已经得到认同.但我国于1997年颁布的<合伙企业法>并未把有限合伙纳入其调整范围,使得有限合伙企业形式不能在全国普及,大部分地区的投资者在组建企业时还不能合法地采用,造成了立法和实践的脱节.因此,对有限合伙制度的理论研究是加快其制度建设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罢工现象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工权利意识的增强,由罢工而产生的劳资冲突更是激烈。罢工权的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无序走向有序、从禁止走向合法的历程。这个过程彰显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所着重表现出来的不同权利属性,也承载着历史对其不同的评判——从立法禁止到被人权法确认。虽然国际法上把罢工权确立为一项人权,但其在各国的发展程度不一。罢工权入宪是罢工权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罢工权与资方与政府为各自的利益博弈的共赢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