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赌博违法案件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行为,另一类是"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行为。认定"以营利为目的"及"赌资较大"应从主观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客观上是否有"较大赌资"及非正常收费加以考虑。对于赌博罪的认定应具体分析聚众赌博、以赌博为业、开设赌场三种具体行为方式,对于单纯参与赌博者不能以赌博罪论处,认定行为人是否以"赌博为业"除了要考虑刑法对其入罪的理由外,还应社会上普通民众的观念为基础。认定开设赌场应当严格把握现实生活中为人们娱乐活动提供方便的各种棋牌室、茶馆、茶楼等场所与赌场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认识与实践》一书,全面阐释了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深刻认识和实践成果。该书对守住“四条底线”中的“可持续发展”的精;隹阐述,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3.
身份犯之辨     
身份犯的身份意味着一定的社会关系,纯正身份犯的身份意味着行为人特定犯罪能力的有无,不纯正身份犯的身份意味着行为人特定犯罪能力的大小。身份犯的本质只能从身份所代表的特定社会关系的角度才能得以阐明,因此最能说明身份犯特殊本质的是“义务违反说”。在身份与共犯问题上,同样要从身份犯的特殊本质上才能找到正确答案,此外,还需对共同犯罪的实质进行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4.
包庇罪特有的行为方式——作假证明包庇,决定了其行为对象及行为时间的相对确定性:"犯罪的人"只限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而不可能包括已决犯,同时"作假证明包庇"也意味着,其行为的时间只可能发生在刑事诉讼程序已经启动生效判决尚未作出前。"包庇"不仅是"作假证明"行为所具有的客观性质,也是行为人主观故意的内容。包庇罪和伪证罪存在着一定的交叉竞合关系。我国刑法规定的包庇罪同人伦关系存在冲突,在新的立法规定出台之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刑法》总则第13条"但书"的出罪功能及包庇罪和伪证罪的竞合关系来消解和减少这种冲突。  相似文献   
5.
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县域经济渐趋同质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传统的湖区农业大县,南县加快发展的目标定位是:整合资源禀赋,壮大生态经济,奋力建设"湘北明珠、生态南县"。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认识与实践》一书,全面阐释了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深刻认识和实践成果。该书对守住“四条底线”中的“可持续发展”的精;隹阐述,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赌博活动在我国严重泛滥并出现了新的特点:网络赌场迅速蔓延,公务人员参赌现象严重,跨境赌博活动猖獗,“豪赌”事件层出不穷。赌博历来与“黄”、“毒”并称为社会三大丑恶现象而为法律所禁止。然而,奇怪的是,法律越是禁止,赌博越是泛滥。因而,笔者以为,在分析我国刑法对赌博罪的规定之前,先分析一下赌博之所以泛滥的原因也许是有所裨益的。一、赌博活动泛滥的原因好赌,也许是人的天性,因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侥幸心理,在结果未出现之前总都倾向于认为幸运之神会降临在自己身上。这也许是赌博活动所以“长盛不衰”最为根本的原…  相似文献   
8.
防卫意思是成立正当防卫必不可少的主观条件,但其内容不应像我国传统刑法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只能出于保护合法权益的动机,而应当是:只要认识到不法侵害的存在,就算防卫人基于其他动机(如报复、教训)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行为也应当认定其具备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不仅包括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也不能排除直接故意。  相似文献   
9.
犯罪结果是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人或物的存在状态的改变,是犯罪行为的逻辑结果在现实中的展开。犯罪结果有其规定性,它不包括犯罪行为的间接结果及现实危险。我国刑法理论在对犯罪结果进行分类的时候,把本不属于犯罪结果的量刑情节也归入到犯罪结果当中,因而总体是欠科学的。犯罪结果与犯罪行为、犯罪目的、犯罪对象及犯罪客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中存在诸多模糊之处,而刑法模糊性的产生具有不可避免性,这便与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要求之间存在紧张关系。然而,刑法的模糊性本身并非一件坏事,只要我们能正确地对待它,它同样可以起到有效地保护人权、保障自由、打击犯罪的作用,并能与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明确性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