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战略思维的核心是把握事物运动变化的发展趋势,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从孙武为吴王阖闾"强国霸王"的实践服务视角看,孙子"全胜"思想是其强国战略思维的突出表现,内容包括最佳目标、实践力量、根本出发点、根本对策、根本方针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在《孙子兵法》十三篇中,对将帅的论述贯穿整个兵法的始终,兵圣孙武本人也因"阖庐知其用兵,卒以为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对明君贤将、将帅等为官之要的研讨,对于建设廉洁政治的战略目标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明君贤将要亲民、利民,以厚爱其民、安国保民为最高奋斗目标作为明君贤将,一定要把安国保民作为行动的宗旨和最高目标。在《孙子兵法》首篇中,孙子开宗明义指出:"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始计篇》)也就是说,战争是国家大事,是军队生死搏斗重要阵地,人们必须认真地考察研究。孙子十分强调将帅的作用:"知兵之将,生民之司令,国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学哲诞生的奥秘所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与核心。正确理解它,对于把握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全部内容,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正因为如此,十多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思、论争,是围绕着实践观展开的。对于马克思的实践观,人们分歧的焦点是对于实践一般本质的理解:实践是主观的精神的活动还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或者既不是纯粹“主观的精神的活动”,也不是“纯粹”客观的物质的活动,而是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的统一?上述第三种理解正是目前理论界最为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