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坐标,其价值定位和价值导向功能对国民理想信仰的形成、理论指导的坚守、精神价值培育、道德价值的倡导发挥全面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实现大众化。为此,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倡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丰富内涵和根本取向的直接描述、完美诠释和生动演绎。  相似文献   
3.
"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建党思想的重要源头,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即使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红船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并不断引领着党的前进方向。新时期,我们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进一步激励党员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为党的初心守根护魂。  相似文献   
4.
"贵州精神"作为贵州传统民族文化的价值指向和生命旨归,对它的传承与延续、锤炼与升华、弘扬与培育,既是贵州人民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同时也是在贵州地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环节,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是其所依存的理论基石,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是其所涵涉的价值诉求,求真、求新和求效是其所固有的内在动力,通俗化、生活化和普及化是其所遵循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打造精神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文化对于乡村振兴具有独特的文化、政治、经济价值,其呈现的现实依据则是由红色文化的精神特质、功能优势、文化资源要素与其时代特性所构成,具体表现在乡村教育、乡村治理、乡村精准扶贫与乡村与时俱进的发展上,这四点的相互结合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实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