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1.
“示范计划”和“双高计划”均是公共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改革政策,是一种通过少数优质高职院校先期示范发展进而带动其他高职院校共同发展的示范性发展模式。该模式通过中央政府发动、省级政府推动、地方政府联动、示范院校带动、其他院校涌动,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促进高职院校按规律办学,探索高职发展的“中国经验”。然而,作为示范性发展模式第一阶段的“示范计划”在发展价值上呈现外在价值偏多,而人的发展不足;发展方式上呈现项目院校快速发展,而均衡发展不足;发展主体上呈现政府引领有余,而自主发展不足等问题。“双高计划”作为示范性发展模式的后续深化阶段,国家层面需要强化扩散效应,加强权威、符号和规劝工具的供给,聚焦顶层设计和结果控制,注重双高院校引领其他高职院校共同发展;省级层面需要强化统筹协调,聚焦高职院校内外部要素之间的协同发展,强化激励和能力工具的供给与建设过程的控制;校级层面需要强化以人为本,聚焦关键能力建设和质量发展,加强对建设目标群体政策意图的传达和行为的形塑。  相似文献   
2.
教育机会的补偿是维系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美国一些联邦州开始执行“顶尖比例计划”,作为后平权法案时代重要的教育公平政策.然而,这一尝试同样受到了多方的质疑,高校招生的机会补偿政策面临着资源分配与社会认同间的相互矛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