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6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犯罪学最为倚重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的科学使用是实现犯罪学学科功能与价值的基本途径。由于缺乏明确的方法论指导,当前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方法的使用存在片面追求数据抽样方法以及多种方法混乱使用等问题。因此,推进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需要从科学的高度化解研究方法混乱的困惑。具体来说,应该立足犯罪学定量研究适合证实、定性研究适合证伪两个哲理维度,实现我国犯罪学研究方法使用的科学整合。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犯罪中农民工子女犯罪是需要引起相当注意的问题。造成农民工子女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不良的居住环境及由此所引发的其他问题的作用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因素,因而为实现预防和减少农民工子女犯罪的目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结构缺陷和功能缺失,往往造成行为失范等一系列问题,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状况正是这些问题的显著表现。因此,预防留守儿童犯罪和促进其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其不良生长环境的改善,通过对村落基本状况的分析,村落功能对留守生长环境的改善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从而能够实现预防和减少留守儿童犯罪和促进其健康成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从人性方面来探讨犯罪问题历来就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我国古代存在着丰富多元的人性论,不同的人性论,造成了对犯罪原因的不同解读,进而影响了不同预防犯罪对策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2012年6月9日至10日,由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与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要案会诊———第五届犯罪学高层论坛"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70余人围绕近年来比较典型的刑事案例,从犯罪学、社会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等不同领域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着力探索案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因素,回应了现实社会对中国犯罪学的期待。本刊将连续登载论坛实录,以飨诸君。  相似文献   
6.
社会控制理论是当代犯罪学最主要的理论成果之一,该理论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的梳理,能够科学准确地把握其理论精髓,从而有助于促进我国的犯罪研究、犯罪预防工作的展开。  相似文献   
7.
社会控制理论是当代犯罪学最主要的理论成果之一,该理论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的梳理,能够科学准确地把握其理论精髓,从而有助于促进我国犯罪研究、犯罪预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解组理论是研究社会变迁时期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宏观犯罪学理论。我国正在经历社会转型,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变迁的产物,其本身既有一般工业化结果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独特性。因此通过比较解读,有助于正确分析我国的留守儿童现象,实现促进其正常社会化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对社会冲突事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情况下,犯罪学应该突出比较优势,重点研究社会冲突中涉及的犯罪问题。通过追溯几位出嫁女维权的身影,采用实证方法关注微观个案,折射出规则之下的利益之争与冲突事件的起因、救济欠缺与冲突事件的形成、越界行为与冲突事件的转变的基本脉络,也发现了急需以犯罪学的智慧提升社会冲突事件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0.
性犯罪中女性被害的实际状况和性犯罪的有效预防是犯罪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日常生活理论认为生活方式与犯罪被害具有关联性。访谈通过分析个案的被害热点、被害人日常行为选择、被害人日常生活联系等因素,发现被害女性日常生活行为选择的疏忽与日常生活状态的缺陷使其较为容易进入一种性犯罪的被害情景,因此性侵害被害预防,需要充分重视女性生活方式瑕疵导致的被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