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路径选择,是数代中国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现代化潮流的自觉认识,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当代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不但实现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基本稳定,也为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或后发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参考的发展范式,为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幸福和尊严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幸福不仅与主体自身状况密切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客观社会条件的影响,而这些幸福条件的保障与供给,政府的角色不可或缺。为民众的幸福生活创造外部条件,努力让民众获得更大的幸福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社会大众的幸福与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文化发展、社会建设、公平正义、生态文明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而这些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政府都承担着重大的责任,需要持续地努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模式"作为"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与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其他模式相比,有其自身的典型特点。同时,"中国模式"的成功无论是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成败,还是对其他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将现实的人确立为科学的历史观出发点,找到了一条考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上马恩才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哲学领域的革命。正确理解“现实的人”的含义,澄清各种误解,是深入领会和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并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幸福和尊严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幸福不仅与主体自身状况密切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客观社会条件的影响,而这些幸福的条件的保障与供给,政府的角色都不可或缺,都负有重大的责任。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创造外部条件,努力让人民获得更大的幸福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世界现代化语境下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模式"是世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一种称谓。这一模式的形成,是数代中国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现代化潮流的自觉认识、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当代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与世界上其他现代化模式相比,中国模式具有一系列鲜明的个性特点。它的形成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多年来,我国高校政治理论教学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立场来教育、影响当代大学生,坚持突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四有新人”,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可喜的。  相似文献   
9.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高碳特征向低碳特征转变是中国应对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正确选择。但是,基于中国目前的高碳经济体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轻易过渡到低碳体系,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减排的双赢,实现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的兼顾。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的大国,我们的立场是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坚持国家利益的同时,积极参加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承担起与自己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相适应的环境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0.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我们党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并与时俱进地自觉推动理论创新和创造。不断深化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规律性认识,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然要求。从理论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前提;从方式方法来看,守正创新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方法;从现实路径来看,“两个结合”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