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多样性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西方的文化霸权违背这一常理而难以成功。世界的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各种文明之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世界的多样性要求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冷战思维不利于国际社会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2.
赵海月  王瑜 《理论学刊》2007,(12):92-95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维护国家安全自始至终是国家战略目标的基点。基于国情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形成不同的国家安全观。由于美朝两国安全观的典型性以及二者在朝核问题上的尖锐对峙,因此,比较研究美朝两国的安全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和朝鲜安全观的对比剖析,力求把握美朝两国安全观的脉搏和探寻一条走出双边安全困境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这种政党制度的结构模式既有别于西方的“多党政治”,也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不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引发了行政文化的根本转型,其实质是从传统的行政文化向现代的民主行政文化转变。目前的社会转型,使中国行政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十大新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大卫·哈维作为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代表人物一直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而著称,他提出的"时空修复"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空间理论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与政治经济学的解读阐释了空间视域的重要价值,分析了时间推移与空间扩张、地理重组是当代资本主义处理过度积累和经济危机的重要方式。"时空修复"理论的建构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我们分析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局势和中国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但"时空修复"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辨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执政党意识形态就是居于执政地位的政党所信奉并推行的反映特定经济形态和政治主体所要求的理论化的思想、价值和信仰等观念体系。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意识形态建构能够为执政党执政提供合法性资源、为凝聚民众意志提供整合性工具和为执政党获得理性权威提供说理性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形势下,提高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契合度、增升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团结性、强化执政党意识形态的灵活性以及增进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包容度,可作为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赵海月 《理论学刊》2008,2(5):13-16
私有制和剥削制度是国际战争的总根源,但并不是惟一的原因.国际战争的性质是由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和整个人类利益等综合因素决定的.在国际战争不至于发展成为一场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前提下,战争是政治继续的命题仍然有效.就理论意义而言,世界格局论、势力均衡论、集体安全论、和平共处论等,无不寄托着人们对防止战争、维护和平的美好愿望与构想.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树立全民生态文明价值观,转变利用科技的方式和观念,积极参与到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活动中,为全球生态文明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腐败现象之所以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呈凸显状态,其原因主要有:权力的价值性与人的贪欲性的扭结;利益导向机制与公职人员低薪制的位;国家占有与市场营销的断裂;政治体制滞后与监督机制缺损的并存;党纪不严、法纪乏力与道德衰败的合流。  相似文献   
10.
赵海月  许鸣 《理论学刊》2013,(2):70-73,128
"非辩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集体征象。作为一种风格独特的研究路径,它把"西方主流方法论"引入马克思主义研究,试图建立一种"既科学又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此需要深入讨论的是:分析马克思主义"非辩证"研究方法的界定,以及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