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中初步分析和归纳了新词新语的产生方式:借词、缩略语、修辞方法构词、类词缀构词等;初步分析和归纳了词语新义和新用现象的产生方式:移用、名词、形容词新用、突破语义规则的新用等.  相似文献   
2.
道德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从政治学学科视角看,道德行为是等级式权威教化的产物;从社会学学科视角看,道德行为是源于由社会关系所促成的责任、信任与监控的产物;而从经济学学科视角看,道德行为则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从不同学科视角对道德行为的形成机制进行综合解析,有助于还原道德行为的真实运作逻辑及其过程,可为转型期中国社会道德行为的再造和引导提供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3.
西方非理性主义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以叔本华的意志主义为代表的实体性非理性主义,在文学上表现为现代派,反以往的人伦传统和文化传统,反科技理性和道德理性,人物越来越内向化和脆弱化。第二个时期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为代表的功能性非理性主义,在文学上表现为后现代主义。以游戏的态度为特征,嘲谑传统经典。消解深度摸式,语言成为自身指涉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文中通过分析角色扮演活动在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功能价值,详解角色扮演活动的操作模式及其效果控制,积极探索角色扮演法在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表达效果有三:真值效果、侧效果和逆效果。其中,逆效果是客观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在语言运用中的反映,逆向思维是其得以产生的前提。要实现语言的逆效果,可以通过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多种手段。语音方面,有音长、声音的高低升降、婉曲调等表现形式;词汇方面,有习惯用语、二元用语和反训三个类型;语法方面,常通过虚词、标点符号的运用及词序的不同来实现;修辞方面,逆效果的运用就更为广泛,几乎无处不在。语言的逆效果是在公众语境中获得的,它增强了汉语表意的丰富性,能突出语意,表达特别的情感意蕴和写作倾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