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室条件下长角血蜱甘肃株孤雌生殖种群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我国北方长角血蜱甘肃株孤雌生殖种群的生活史进行了首次观察。研究发现,行孤雌生殖的长角血蜱为三宿主蜱;在兔体完成1个世代共需106~154 d,饥饿期的幼蜱、若蜱与两性生殖的饥饿幼蜱、若蜱体重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饱血体重与两性生殖的长角血蜱种群饱血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雌蜱饱血体重可达吸血前的108.46±19.72倍,与两性生殖的种群饱血体重差异亦极显著(P<0.01)。雌蜱产卵量与饱食体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897 0(P<0.01);生殖效率指数REI=6.76,生殖适合度指数RFI=6.29;蜱发育时间在不同季节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1990年笔者在对一头实验牛施行脾脏切除术时,在正常的左腹部开口,按牛脾脏的解剖位置在瘤胃的左侧和膈的左脚触摸,未发现脾脏;经反复探查,脾脏似在瘤胃的腹侧囊和结肠襻之间。因脾脏不在正常解剖位置而未施手术闲合创口。今年初,该牛用双芽巴贝斯虫作感染试验时急性死亡,剖检尸体,对脾脏的位置进行了观察,与前述探查的结果基本相同。脾体的位置由瘤胃的左侧面完全移到瘤胃的右侧面,脾体被夹在瘤胃的腹侧囊与结肠襻之间;整个脾体几乎游离,只有脾门周围与左肾及瘤胃右侧面顶部的结缔组织稍有粘  相似文献   
3.
通过长角血蜱和残缘璃眼蜱的交互传递试验、虫体形态学观察及过氧化物酶等同工酶的分析,对瑟氏泰勒虫及环形泰勒虫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角血蜱只能传播瑟氏泰勒虫而不能传播环形泰勒虫;同样,残缘璃眼蜱只能传播环形泰勒虫而不能传播瑟氏泰勒虫。瑟氏泰勒虫以杆形和梨子形为主,其比例一般保持在67%~90%之间;而环形泰勒虫则主要以圆环形和卵圆形为主,占总数的70%~85%。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表明,这两个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均有两条带,但瑟氏泰勒虫的迁移速度要比环形泰勒虫的明显的快。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吕氏泰勒虫表面蛋白Tl SP(Theileria luwenshuni surface protein)的免疫保护效果,分别用150 g/只和300 g/只乳化后的Tl SP蛋白免疫试验Ⅰ组和Ⅱ组绵羊,对照组为等量PBS,每组5只。二免后第14天,每只绵羊用50只青海血蜱饥饿成蜱进行攻蜱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绵羊攻蜱后出现跛行、体温2次升高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40%,染虫率在2.23%~3.50%之间;试验Ⅰ组和Ⅱ组绵羊免疫后产生的最高抗体效价分别为1∶102 400和1∶25 600,发病率均为60%,表现轻度临床症状而未发生死亡,染虫率在1.23%~1.89%之间。上述结果证实,制备的Tl SP重组亚单位疫苗在抗泰勒虫感染上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为进一步开展羊泰勒虫病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1999年3月,当地某犬养殖场3月龄幼犬先后出现以食欲不振、锐减或废绝及呕吐、粪便糊状带血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大肠埃希氏菌O128:K67感染.  相似文献   
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凯歌行进,成绩斐然。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系列思想、理论、战略和措施,都是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正确认识、深刻理解、牢牢把握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牛双芽巴贝斯虫纯种虫株的分离方法和步骤。将洁净微小牛蜱幼虫饲喂在事先人工感染的混合种带虫牛体上,收集感染的饱血雌虫,俟次代幼虫孵出后,将其释放到另一健康易感牛体上,自行叮咬18天之后,从该头牛体上摘下450只半饱雄虫,人为地移至另一健康牛体上,使其继续叮咬。雄虫叮咬后的第13天,在该头牛的血液涂片中,出现了典型的双芽巴贝斯虫,在其后30天的检查过程中,未发现其他种虫体。感染后第13天,体温开始升高,最高达39.6℃,持续3天;第20天染虫率达到6.11%的高峰;第27天出现血尿。同时对红白细胞进行了计数,并观测了某些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党中央提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切实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夯实物质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建设和谐社会,发展是基础。富裕不一定和谐,贫穷一定不和谐。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9.
利用甘肃张家川牛体所采集的长角血脾饱血雌虫的次代幼虫,叮咬除脾健康易感牛,于第9天的未稍血液涂片中,发现了典型的卵形巴贝斯虫,第12天染虫率达到3.12%的高峰,随后下降至带虫水平。这是在甘肃省首次发现并分离出的一株卵形巴贝斯虫。试验证实,长角血脾雄虫也具有传播卵形巴贝斯虫的能力,卵形巴贝斯虫也可以通过长角血脾隔代垂直传播,这两个结果尚属首次报道。在自然感染牛体采集的饱血雌虫血淋巴涂片中也观察到了卵形巴贝斯虫大裂殖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在甘肃省兰州市近郊兴建了一些规模化养兔场 ,由于饲养管理粗放 ,环境卫生差 ,消毒不严格 ,由条件性致病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兔黏液性口鼻炎给兔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于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3年 3月在其中的 3家兔场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验 ,分离出了支气管波氏杆菌、巴氏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菌等条件性致病菌。通过隔离、消毒和注射兔瘟、兔巴氏杆菌和支气管波氏杆菌灭活疫苗 ,及采取其他针对性防治措施 ,较为彻底地控制了条件性致病菌对兔的侵害。1 发病情况兰州市西固区某兔场饲养种兔 10 0 0只 ,青年兔及仔兔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